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沙參的炮製方法

沙參又名南沙參、白沙參、泡參、桔參、山沙參。 載《神農本草經》。 系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參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乾燥根。 春、秋二季採挖, 除去鬚根, 洗後趁鮮刮去粗皮, 洗淨, 乾燥。

炮製方法】1.沙參:《太平聖惠方》:“去蘆頭。 ”《滇南本草》:“刮去皮。 ”《仁術便覽》:“去蘆, 刮去浮皮, 水洗曬切。 ”《本草綱目拾遺》:“水潤打扁切片。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和蘆頭, 洗淨,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2.蜜沙參:《滇南本草》:“刮去皮, 銅鍋蜜炒。 ”現行, 取煉蜜用適量水稀釋後, 加入沙參片中拌勻, 悶透, 置鍋內, 用文火加熱, 炒至黃橙色, 不粘手為度, 取出放涼。 沙參片每100kg, 用煉蜜25kg。

3.米炒沙參:先將米置熱鍋內,

炒至冒煙時投入淨沙參拌炒至黃色, 取出, 去米放涼。 沙參每100kg, 用米20kg。

【飲片件狀】沙參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 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 有多數不規則裂隙, 星花紋狀。 周邊淡棕黃色, 皺縮。 質輕。 無臭, 味微甘。 蜜沙參形如沙參片, 表面橙黃色或焦黃色, 有光澤, 稍有黏性, 味甜。 米炒沙參形如沙參片, 表面深黃色, 偶具焦斑, 氣焦香。

【炮製作用】沙參性味甘、微苦, 微寒。 歸肝、胃經。 具有養陰清熱, 潤肺化痰、益胃生津的功能。 用於陰虛久咳, 癆嗽痰血, 燥咳痰少, 虛熱喉痹, 津傷口渴。 生品味甘質潤, 偏于養陰益胃生津, 鮮用力量更強。 如治熱病傷津及雜病胃陰虛的口乾咽燥, 舌紅少苔的益胃湯(《溫病條辨》);治爆傷肺胃, 津液虧損, 乾咳煩熱的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蜜炙後增強潤肺化痰作用, 用於勞嗽痰血, 燥咳痰少。 糯米拌炒, 增強益脾養胃功能。

【炮製研究】南沙參淨制去蘆始載于宋代《太平聖惠方》。 明代增加蜜炒法、米泔浸曬法。 目前, 以切片生用、米拌炒、蜜炙等炮製方法較為常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