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人吃飯的講究有哪些?

“食宜早, 不可遲;食宜歡, 不可速;食宜八九分, 不可過飽;食宜淡, 不可厚;食宜溫暖, 不可寒涼;食宜軟爛, 不可堅硬;食畢飲茶兩三口, 漱口齒, 令極靜。 ”根據清代養生家石成金人的養生“七食”, 老人吃飯要做到以下7個講究:

吃早不吃晚

這裡主要指晚飯。 老人消化功能減弱, 夜生活又比較少, 晚上7點以後吃飯, 和睡覺時間距離過近, 食物無法消化徹底, 會有腹脹、胸口堵等症狀。 吃太晚對老人脆弱的心腦血管也是一個考驗。 因此, 建議晚飯最好在7點前吃完, 利用飯後時間散散步、活動活動, 讓食物多消化。

吃慢不吃快

老人食管內壁的彈性減弱, 如果進食速度太快, 食管內壁不能適應突然擠壓, 嚴重時會造成食道損傷。 而細嚼慢嚥能減輕胃腸負擔, 加速食物消化, 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率。 還對牙齒起到良好的“清掃自潔”, 減少病菌的生長繁殖。

吃七八分飽

建議老年人每日三餐不可過飽, 兩餐之間可適當加一些零食。 吃得過飽, 會增加腸胃負擔, 使血液集中到腸胃, 使心、腦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狀態, 不利健康。

吃清淡不油膩

清淡飲食, 主要是指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糖。 但不能為了清淡只吃蔬菜, 要注意營養的均衡, 多從瘦肉、牛奶、雞蛋中攝入優質蛋白。

吃暖不吃寒

老年人對冷的抵抗力差, 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 供血減少, 並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

不利健康。

吃軟不吃硬

老人咀嚼能力下降, 粗糙、生硬的食物嚼不動、咽不下、不消化。 所以, 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 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

飯後要漱口

飯後漱口維護口腔健康的好習慣。 漱口最好用溫水, 或者茶水。

老人飯後養生四大妙招

飯後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 令齒不敗而口香。 ”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 可刺激舌上味蕾, 增強味覺功能, 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 並幫助消化。

飯後再揉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 “每食訖, 以手摩面及腹, 令津液通流。 食畢當行步躊躇。 ”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 叩齒三十六, 津令滿口”, 只要能做到這一點, “令人能飲食, 無百病”。 若“飽食則臥”, 就會“生百病”。

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 以肚臍為中心, 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後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中記載 “食止行數百步, 大益人。 ”說的是飯後緩行, 可促進胃腸蠕動, 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不可快走, 不可進行劇烈運動。 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後20分鐘, 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 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 飯後不宜散步, 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飯後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 “脾好音樂, 聞聲即動而磨食。 ”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 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 能促進食欲並有助於消化, 而飯後欣賞音樂, 可以陶冶性情, 使元氣歸宗, 樂而忘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