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Albizziajulibrissin Durazz)又名夜合樹、馬纓花、絨花樹, 是一種優良的觀賞和藥用樹種。
1、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特性
合歡系含羞草科合歡屬落葉喬木, 株高通常6~78m, 樹冠開張呈平廣傘形, 樹皮灰棕色、平滑, 枝粗大但著生稀疏, 偶數羽狀複葉互生, 羽片6~15對, 對生。 小葉刀箭狀, 每羽片有15~40對, 表面深綠色, 有光澤。 小葉晝開夜合, 故有“合歡”、“合昏”之名。 6~7月, 頭狀花序簇生於小枝頂端呈傘房狀, 中上部粉紅色, 細長如絨纓, 故又稱“馬纓”、“絨花”。 莢果帶狀、扁平, 10月成熟。
合歡為溫帶、亞熱帶、熱帶樹種, 喜陽光, 不耐蔭, 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 對土壤要求不嚴,
2、繁殖與管理
合歡多採用播種法培育實生苗, 10月份採種後晾曬脫粒, 幹藏於乾燥通風處, 以防發黴。 北方地區以翌年4月中旬下種為宜, 如用溫室育種, 可在10~11月下種。 合歡種皮堅硬, 為使種子發芽整齊, 出土迅速, 播前兩周需用0.5%高錳酸鉀冷水溶液浸泡2h, 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置80~90℃的熱水中浸種30s(最長不能超過1min, 否則影響發芽率), 24h後即可進行播種。 利用這種方法催芽發芽率可達80~90%, 且出苗後生長健壯不易發病。
合歡在生產中多採用營養缽育苗, 營養土可用多年生草皮土經2cm鐵篩過篩後搭配肥料進行配製。
栽植管理:合歡幼苗的主幹常因分株過低而傾斜不直, 為提高觀賞價值, 使主幹挺直有適當分枝點, 育苗可合理密植並注意及時修剪側枝。 對1年生較弱的苗木或主幹傾斜的合歡, 可在翌年初春發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