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 使得傷風感冒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尤其是抵抗力比較弱的老人和孩子。 不少人圖省事, 感冒後直接到藥店買些藥自己治療, 那麼該如何給自己選擇感冒藥呢?
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 輕度感冒者, 只要注意休息, 飲食清淡, 多飲水, 多在5~7天左右就可恢復健康。 而病情嚴重, 症狀明顯的感冒患者則需藥物干預, 以免病情加重而出現併發症。 對於感冒的治療, 絕大多數所採取的是“對症治療”, 簡單講就是視患者的症狀來用藥, 目的是緩解患者的不適感。
常用的藥物包括:解熱鎮痛藥、止咳劑、減輕鼻粘膜充血和化痰劑等。
要避免藥物“累計”。 有些患者會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 應特別注意藥物的累計量。 以撲熱息痛為例, 一般感冒患者, 每天使用撲熱息痛總藥量不應超過兩克;如果病情嚴重, 對成年人而言, 建議24小時內不超過4克。 避免自己所服用的撲熱息痛過量而導致肝損害。
值得提醒的是, 12歲以下兒童,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哮喘、青光眼以及排尿困難的前列腺肥大的感冒病人, 應慎用含抗組胺藥和對乙醯氨基酚的感冒藥。 更應避免同時使用多種感冒藥。
99藥劑師溫馨提醒:感冒期間患者應該多喝溫開水, 注意休息。 對於機動車駕駛員、機械操作者、高空作業者、精密儀器操作者,應避免使用含鹽酸苯海拉明或馬來酸氯苯那敏的複合劑,因為這些藥物有嗜睡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