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水果, 發澀的品種營養價值更高, 比如, 酸澀的小蘋果就比大而甜的富士蘋果好。
粗糙的食物。 比如紮嘴的粗糧、難嚼的芹菜杆和白菜幫子。 這是因為此類食物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就是這些膳食纖維, 能幫助人們預防便秘、防止腸癌、有利金屬離子排出, 説明身體排毒, 減輕體重。 在吃水煮魚、紅燒肉等高脂菜肴, 八寶飯等使血糖升高快的甜食, 動物內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時候, 都是粗糙食物發揮效力的最佳時刻。
苦的食物。 像檸檬皮、茶葉、黑巧克力等, 其中富含各種甙類、萜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
“沖”的食物。 比如蘿蔔、大蒜、洋蔥等。 這些食物味道很沖, 甚至吃完了還會有臭味。 原因就是它們含有硫甙類物質和烯丙基二硫化物, 這些物質都對預防癌症很有幫助。 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衛士”。 大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大蒜產區和長期食用大蒜的人群, 其癌症發病率均明顯偏低。
“臭”的食物。 榴槤氣味強烈, 說它“臭氣熏天”毫不誇張。 但在泰國, 由於其營養價值很高, 常被用來當作病人、產後婦女補養身體的補品。 榴槤性熱, 可以活血散寒, 緩解痛經,
“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雖然以“香”字命名, 但味道卻很奇怪, 比如香菜、香椿等。 香菜中含硼量很多, 這種物質能幫助身體吸收礦物質, 保護骨骼, 最適合進入40歲後的中老年人。 香菜中還富含鐵、鈣、鉀、鋅、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元素, 有利於維持血糖穩定, 並能防癌。 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 可健脾開胃, 增加食欲。 它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 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有研究表明,
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揮發性的硫化物提供的。 辣椒素具有鎮痛作用, 還能提高新陳代謝, 起到燃脂、減肥的功效。 芥末辣味強烈, 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 增強性功能, 還能刺激血管擴張, 增強面部氣血運行, 使女性臉色更紅潤。 芥末嗆鼻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鹽。 這種成分不但可預防蛀牙, 而且對預防癌症、防止血管斑塊沉積、輔助治療氣喘也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 芥末還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 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酸味食物。 沙果、山楂、泡菜等。 它們的酸味是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帶來的,
熱愛甜美、精細、香濃的食物, 不喜歡苦澀、粗糙的食物———其實從我們很小的時候, 這種口味就已經形成了。 這也不能怪人們挑剔。 其實, 上述這些保健成分, 也同時有一些副作用———在攝入量過大的時候, 會妨礙蛋白質、澱粉、鈣、鐵、鋅等營養的吸收。 在千萬年前, 甚至只是四五十年前, 人們的確經常過吃糠咽菜的日子, 那時, 人們的主要擔心不是患上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症, 而是如何避免營養不良。 不難理解, 從進化和遺傳的角度來說, 人體會天生地討厭這些物質,
可現在, 我們的飲食結構已經和祖先完全不一樣, 擔心的更多是如何預防肥胖, 如何降低血液中的脂肪, 如何減輕癌症的風險。 那麼, 我們是否也該讓自己的口味與時俱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