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種類較多, 常用安眠藥有苯巴比妥(魯米那)、眠爾通(安寧)、速可眠(司可巴比妥)、利眠寧、氯丙嗪(冬眠靈)、安眠酮(甲喹酮)、安定等。 中毒主要源於服用過量或一次大量服用。
安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用小劑量可鎮靜, 中等量可催眠, 大劑量可抗驚厥。 如起過常用量的5~6倍量即可中毒, 中毒者多可查及有服用安眠藥病史, 出現昏睡不醒, 肌肉痙攣, 血壓下降, 呼吸變淺變慢, 心跳緩慢, 脈搏細弱, 甚至出現深昏迷和反射消失。
1、神經系統:頭暈記憶力消失嗜睡共濟失調知覺消失腱反射消失嚴重者昏迷抽搐瞳孔擴大對光反應消失。
2、呼吸循環系統: 初期呼吸速率減慢且規則以後則呼吸減慢而不規則嚴重時呼吸困難紫紺脈搏加速血壓下降尿少迴圈衰竭。
3、皮膚可見有皮疹噁心嘔吐便秘。
4、安眠藥一次進量多時間長而未發現的病人可導致死亡。
二、安眠藥中毒可分三度
1、輕度中毒:嗜睡, 出現判斷力和定向力障礙、步態不穩、言語不清、眼球震顫。 各種反射存在, 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正常。
2、中度中毒:淺昏迷, 用強刺激可喚醒, 不能答問, 很快又進入昏迷。 腱反射消失、呼吸淺而慢, 血壓仍正常, 角膜反射、咽反射存在。
3、重度中毒:深昏迷, 早期四肢肌張力增強, 腱反射亢進, 病理反射陽性。 後期全身肌肉弛緩, 各種反射消失。
三、如何判斷
1、有口服或注射大劑量巴比妥類藥物史, 並有以下症狀, 容易確診。 輕度乾有嗜睡、頭暈、噁心嘔吐、語言遲鈍、皮疹等。 重度乾有呼吸變慢、不規則, 瞳孔縮小, 血壓下降, 昏迷,
2、尿少, 黃疸, 出血等。 呼吸麻痹, 心力衰竭而死。
四、如何急救
安眠藥的急性中毒症狀因服藥量的多少、時間、空腹與否, 以及個體體質差異不同而輕重各異。 中毒者宜速送醫院診治。
1、如病人清醒在中毒6小時以內時, 可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喉而致嘔催吐, 用水或1:2000~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如超過6小時, 藥被吸收, 洗胃作用不大, 可用硫酸鈉20g導瀉(忌用硫酸鎂)。
2、昏迷者可手導引或針刺人中、湧泉穴。
3、患者宜平臥, 儘量少搬動頭部。
4、及時清除口、鼻內的分泌物, 保持呼吸通暢。 呼吸困難立即吸氧。
5、有條件時可選用中樞興奮藥可刹米、山梗菜堿、戊四氮等。 還可靜脈滴注5%~10%葡萄糖液加速尿40mg, 有促藥物排出的作用。
6、對血壓下降者用去甲腎上腺素或間羥胺靜脈滴注, 有驚厥者可用異戊巴比妥, 昏迷時給予鹽酸呱醋甲酯(利他林)、印防已毒素等興奮劑。
7、還可加用護肝藥以保護肝臟, 促進代謝。
8、中毒嚴重者可採用血液透析療法。
搶救成功後可以應用非處方鎮靜助眠藥及神經營養劑如穀維素片、維生素b1、維生素b6及純中藥製劑如九味神安膠囊等調理治療。 如穀維素具有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穩定情緒、減輕焦慮和緊張狀態、改善睡眠的作用,
五、護理方法
1、病情觀察: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觀察意識狀態、瞳孔大小、對光反射、角膜反射, 若瞳孔散大、血壓下降、呼吸變淺或不規則, 常提示病情惡化, 應及時向醫生報告, 以便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作重病記錄並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
2、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嘔吐物或痰液時, 應及時用吸痰器吸出, 若呼吸道不暢, 必要時做氣管切開或使用呼吸機。
3、意識不清者注意體位, 仰臥位時頭偏向一側, 或側臥位, 均可防止舌向後墜阻塞氣道。 定時翻身拍背, 減少肺部感染或褥瘡的發生,定時作口腔護理。
4、持續吸氧,預防腦水腫的發生。
5、加強飲食護理,患者意識不清超過3~5天,營養不易維持,可有鼻飼補充營養及水分,一般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6、做好心理護理,若是自殺病人,待其清醒後,要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護理,盡可能的解除病人的思想問題,從根本上消除病人的自殺念頭,應密切觀察病人,避免病人獨處,防止病人有自殺的機會。
減少肺部感染或褥瘡的發生,定時作口腔護理。
4、持續吸氧,預防腦水腫的發生。
5、加強飲食護理,患者意識不清超過3~5天,營養不易維持,可有鼻飼補充營養及水分,一般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6、做好心理護理,若是自殺病人,待其清醒後,要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護理,盡可能的解除病人的思想問題,從根本上消除病人的自殺念頭,應密切觀察病人,避免病人獨處,防止病人有自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