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桔梗栽培適當密植是關鍵

一、形態

多年生草本, 株高30-100釐米, 全株光滑無毛, 根肥大肉質, 外皮黃褐色或灰褐色, 莖直立, 葉片卵形至披針形, 長2~7cm, 寬0.5~3cm, 先端漸尖, 邊緣具銳鋸齒, 基部楔形。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二、生長環境

桔梗喜涼爽濕潤, 喜光, 耐寒。 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是10℃~20℃, 最適溫度為20℃, 能忍受零下20℃低溫。 在土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含砂質壤土中植株生長良好。 怕積水, 土壤積水易引起根部腐爛。

三、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桔梗為深根性植物, 應選土層深厚, 疏鬆肥沃, 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沙質土壤為好。 選好地後, 每畝施堆肥2500公斤,

加過磷酸鈣20公斤, 撒入地內, 深翻30釐米以上, 整平耙細。

2、適時播種 桔梗主要用種子繁殖, 春播、秋播或冬播均可, 畝用種2公斤。 也可育苗移栽, 因直播產量高於移栽, 且根直分叉少, 便於刮皮加工, 品質好, 生產上多用。 注意用種子繁殖須用當年新產種子, 新籽發芽快, 發芽率高, 長出的苗均勻, 健壯, 利於管理, 隔年的陳種子發芽率低甚至不能發芽。

為提高種子發芽率, 可先對種子進行處理, 播前用溫水浸種12小時, 用適量濕沙拌勻, 堆放幾天後再種可明顯提高發芽率。 採用條播法,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8-21釐米開溝, 深2釐米左右, 播後蓋土1釐米。 或採用比較先進的寬幅條播法, 即開溝的寬度為10釐米, 行距不改變, 播後蓋土, 寬幅條播法有很多好處,

如管理簡單、成品品質好等。 溫度適宜, 15天左右即可出苗。

四、田間管理

1、合理密植 行距17-20釐米, 株距3-5釐米。 過密, 植株生長細弱, 易遭病蟲危害。 過稀, 產量低。 採用寬幅條播法的適當間苗, 苗不擁擠即可, 不必過多的去苗。 適當密植是增產的關鍵。

2、中耕出草 桔梗前期生長緩慢, 易滋生雜草, 應及時拔除, 以防蔓延造成草荒。 定植地先澆透水, 待幹濕適宜時立即淺鬆土一次, 以免地面乾裂透風, 造成死苗。 中耕宜在土壤幹濕度適中時進行。 植株長大封壟後即可不用再進行中耕除草。

3、追肥 苗期需追施稀薄人糞尿1-2次, 促使幼苗生長。 6月底增施花期肥, 以磷鉀肥為主, 防止因開花結果消耗過多的養分而影響生長。 入冬後要重施越冬肥,

結合施肥進行培土。 翌年春株高1米左右時, 適當控制氮肥用量, 配合追施磷鉀肥, 使莖杆生長粗壯, 可防止或減輕倒伏。

4、疏花疏果 桔梗花期較長, 要消耗大量養分, 影響根部生長。 除留種田外, 疏花疏果可提高根的產量和品質, 生產上可人工摘除花蕾, 如用鐮刀削去花蕾。 或用多效挫, 在盛花期噴施用, 可阻止開花。

5、排水 桔梗種植密度高, 在夏季高溫多濕時, 應及時作好疏溝排水, 防止積水爛根, 造成減產。

五、主要病蟲害

1、根腐病

a症狀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類鐮刀菌引起的一種根部病害。 發病期6~8月, 初期根局部呈黃褐色而腐爛, 以後逐漸擴大, 發病嚴重時, 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亡。

b防治方法 A, 注意輪作, 及時排除積水。 在低窪地或多雨地區種植,

應作高畦。 B, 整地時多施基肥, 改良土壤, 增強植株抗病力, 每畝施石灰粉50~100kg, 可減輕危害, 或每畝用5kg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發病時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澆注防治。 C, 及時拔除病株。

2、紫紋羽病

a症狀 是由真菌中的一種擔子菌引起的病害。 危害根部, 先由鬚根開始發病, 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黃白色, 可看到白色菌索, 後變為紫褐色, 病根由外向內腐爛, 外表菌索交織成菌絲膜, 破裂時流出糜渣。 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漸發黃枯萎, 最後死亡。

b防治方法 方法同根腐病。

六、收穫加工

1、採收

種植桔梗因地區和播種期不同, 收穫年限也不同, 一般當年採收, 或第二年採收, 東北可略早, 採收期可在秋季9月底到10月中旬或次年春桔梗萌芽前進行。

以秋季采者體重質實, 品質較好。 一般在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 過早採挖根部尚未充實, 折幹率低, 影響產量;收穫過遲不易剝皮。 起挖時, 防止挖斷主根。

2、加工

鮮根挖出後, 去淨泥土、蘆頭, 用竹刀、木棱、瓷片等刮去栓皮, 洗淨, 曬乾或烘乾。 皮要趁鮮刮淨, 時間長了, 根皮就難刮了。 刮皮後應及時曬乾。 桔梗收回太多加工不完, 可用沙埋起來, 防止外皮乾燥收縮, 這樣可容易去皮。 折幹率為30%。

桔梗品質以根條肥大、色白或略帶微黃、體實、具菊花紋者為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