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動綜合征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 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 其指征是智力正常, 而在行為上出現活動過多, 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不穩等腦功能失調的表現。 本病不僅影響患兒的學習、生活, 給患兒心智的健康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也會給患兒家庭帶來種種煩惱。
本病的主要證型之一為陰虛火旺, 涉及心、肝、脾、腎四髒。 臨床上該病除有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不穩, 多動外, 多兼有健忘, 形體消瘦, 煩躁易怒, 納差, 眠差, 盜汗, 大便幹, 舌紅苔少, 脈細數。 心主神明, 陰虛火旺, 心無所主, 則注意力不集中,
對本證型小兒多動綜合征的治療, 顧植山以養陰健脾為主, 佐以安神定志。 雖然本病涉及心、肝、脾、腎諸髒, 但可抓住“脾為後天之本, 脾能健運, 則氣血津液生化有源, 與之相關的諸症皆能隨之痊癒”這個關鍵點入手, 以求收“綱舉目張”之效。 在選方上, 以資生湯為主。 該方出自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由生山藥(一兩), 玄參(五錢), 於術(三錢), 生雞內金(二錢, 搗碎), 牛蒡子(三錢, 炒, 搗)組成。 在情志方面症狀較突出時, 顧植山多合孔聖枕中丹之意,
案1
劉某, 男, 13歲。 2010年1月3日初診。 患者自幼多動, 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力減退, 已影響到學習, 平素納差, 眠差, 便燥, 舌紅苔少, 脈細偏數。 處方:生於術10克, 懷山藥15克, 生內金8克, 炒牛子7克, 京玄參8克, 炙遠志6克, 石菖蒲7克, 青龍齒(先煎)10克, 左牡蠣(先煎)10克, 益智仁8克。 14劑, 水煎服。
二診:服上方後食欲明顯增加, 睡眠好轉, 大便亦調。 近有輕度感冒, 鼻塞, 咽癢, 咳嗽, 舌尖紅, 先擬解表止咳, 另初診方續服7劑。
金銀花8克, 連翹殼6克, 炙桑皮8克, 冬桑葉6克, 杭菊花6克, 玉桔梗5克, 光杏仁6克, 粉甘草5克, 薄荷葉(後下)4克, 炒烏梅6克。 5劑, 水煎服。
三診:服藥後感冒已愈, 已能靜心學習, 記憶力增強, 飲食和睡眠已佳, 大便亦暢, 唯舌尖紅仍未退,
案2
關某, 男, 9歲。 2010年4月3日初診。 平素多動, 好發脾氣, 易眨眼, 注意力難集中, 納差, 盜汗, 便幹, 舌紅少苔, 脈偏細數。 其母認為兒子不聽話, 也經常發火, 甚是煩惱。 處方:生白術6克, 懷山藥10克, 生內金6克, 潤玄參6克, 炒牛子5克, 火麻仁6克, 石菖蒲5克, 炙遠志4克, 左牡蠣(先煎)15克, 花龍骨(先煎)15克, 生川軍(後下)2克。 14劑, 水煎服。
二診:服藥後多動、脾氣、注意力難集中、盜汗均好轉, 便幹前幾天好轉, 近稍有反復, 上方加焦山楂續進。 生白術6克, 懷山藥10克, 生內金6克, 潤玄參6克, 炒牛子5克,
三診:現已能安靜, 脾氣亦穩定, 盜汗已愈, 大便正常, 仍有少次易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