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虛

指“氣少”、“元氣虛弱”。

多由於臟腑虛損、重病久病損耗元氣所致。

一般症狀有面色晄白、頭眩耳鳴、心悸短氣、動則汗出語聲低微、倦怠乏力等。

如氣虛不能固攝血液, 可使血不循經, 發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 稱為“氣虛不攝”。 指肺虛。

《素問.通評虛實論》:「氣虛者, 肺虛也。 」

氣虛多由先天稟賦不足, 或後天失養, 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 或久病不復, 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 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從病發原因、症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 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 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

五臟功能低下, 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 在調治上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診治的原則和方法, 進行心、肝、脾、肺、腎整體調理, 使機體有規律地自我更新、自我複製、逐漸恢復元氣, 也就把亞健康狀態轉化為健康。

氣虛與氣陷的聯繫與區別

氣虛與氣陷都是氣病中屬於虛的病理變化, 但兩者同中有別。

1.氣虛病涉五臟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屬於人體精氣的範疇。 人體精氣分別藏於五臟, 故《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藏者, 藏精氣而不瀉也”。 因而, 從氣的來源看, 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 主要有先天之精氣與後天之精氣二方面。 而從氣的生成與臟腑之關係來看, 則五臟皆藏精氣,

尤以肺脾腎為重要。

氣虛與五臟氣虛。 氣虛是指臟腑機能衰退, 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狀態, 由此會產生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但由於氣藏於五臟, 通常情況下, 氣虛必然與該髒的功能相互聯繫, 《素問·方盛衰論》描述了肺氣虛、腎氣虛、脾氣虛、心氣虛、肝氣虛所致夢境不同的情形。 因此, 氣虛這一病理學概念應當包括五臟氣虛。

肺氣虛。 肺主氣, 司呼吸, 外合皮毛, 通調水道。 肺氣虛, 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禦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 出現短氣自汗, 聲音低怯, 咳嗽氣喘, 胸悶, 易於感冒, 甚至水腫, 小便不利等病證。

腎氣虛。 腎居腰府, 藏精氣, 司二陰開合。 精氣充五臟而上榮於腦髓。 腎氣虧虛, 失于榮養, 見神疲乏力, 眩暈健忘,

腰膝酸軟乏力, 小便頻數而清, 白帶清稀, 舌質淡, 脈弱。 腎不納氣, 則呼吸淺促, 呼多吸少。

脾氣虛。 脾居中焦, 主運化, 司升清, 統血行。 脾氣虛弱, 不能運化水穀精微, 氣血生化乏源, 症見飲食減少, 食後胃脘不舒, 倦怠乏力, 形體消瘦, 大便溏薄, 面色萎黃, 舌淡苔薄, 脈弱。

心氣虛。 心主血脈, 藏神明。 心氣虧虛, 不能鼓動血脈, 亦不能養神, 故見心悸, 氣短, 多汗, 勞則加重, 神疲體倦, 舌淡, 脈虛無力。

2.氣陷是氣虛下陷的病理變化

氣陷是氣虛與氣的升舉失常同病的一種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為氣虛下陷的特點。 導致氣陷的原因, 主要有先天稟賦不足, 久病氣虛, 年老體衰, 飲食損傷, 或勞欲過度等。 其中久瀉久痢不愈, 或婦女產育過多、產後失於調養者最為多見。

氣陷與脾虛關係最為密切。 脾主升清, 氣宜上行, 若脾氣受損, 升舉無力, 則氣虛而下陷。 其臨床表現除有氣虛倦怠無力, 面白神疲等一般見證外, 還具有特徵性的症狀, 如腹部墜脹, 胃腎下垂, 脫肛, 或婦女子宮脫垂等內臟下垂的病證。 氣陷是在氣虛的基礎上, 同時又出現了清氣不升的病理變化, 臨床常見的氣陷症, 主要是中氣下陷, 病機主要是脾胃運化失常, 升降失司, 表現為飲食減少, 腹脹肛墜, 泄瀉, 或排便無力, 眩暈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就是中氣虛衰, 失於升舉, 清陽之氣下陷的病證。

氣虛與氣陷雖同屬氣的虛弱性病理變化, 但氣虛病涉五臟, 所概甚為廣泛;而氣陷則是因氣虛而升舉無力,

清氣下陷的複合性病機變化, 主要責之脾虛, 以中氣下陷為多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