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天養生要注意哪些

春天養生的禁忌

1、忌“春捂”不當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凍,但做起來卻出現兩個極端:年輕人靠著火力壯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單衣和單鞋;老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了汗還“頑固”地不脫衣服。

專家支招:“春捂”有兩個要點:第一,別急著“換季”。 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等氣溫穩定了再換季;第二,別捂出汗。 捂過頭了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2、吃得太酸、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推崇的養生準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

專家支招:中醫講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於調節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 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 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藥等也很適合春季吃。 四忌:門窗緊閉。 春天氣溫上升,濕度提高,各種細菌、病毒等開始大量繁殖。 如果長時間門窗緊閉,或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

專家支招:春季通風比任何季節都重要。 家裡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服用過量都有害。

認為多吃補,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 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所以進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缺什麼,補什麼才能事半功倍。

春天養生的誤區

1、老年人吃的東西要糊糊爛爛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會把東西煮得糊爛一些,這樣比較好入口好消化。 實際上,常吃糊爛的食物,會因為缺乏色、香、味而讓食欲降低,反而造成老人營養不良。

2、飲食越清淡越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朋友都傾向于飲食清淡,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能太過極端。

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需要適當葷素搭配保持營養均衡。

3、鈣補得越多越好

事實上,老人血液中鈣的含量過高,會導致高鈣血症,炳輝引起併發症,比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後果會比較嚴重,所以並不是鈣補得越多越好。

4、晨練要趕早

很多老人都覺得早上空氣清新,在清晨鍛煉是對身體最好的,其實這並不科學。 晨起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較多,所以晨練最好安排在太陽出來後更為健康。

春季氣候適宜, 是養生的好時節。 接下來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春季飲食的注意事項。 感興趣的話, 不妨查看下一頁。

春季飲食要注意“五多五少”

1、多禽少畜護心臟

對於肉食,人們大多又愛又怕。

愛是因為它營養豐富,口感良好;怕是因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與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掛鉤。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竅門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

與豬、牛、羊等畜肉比較,禽肉雖同屬動物性脂肪,但所含脂肪的結構卻不相同。 畜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多,膽固醇也高,而鵝、鴨、雞等禽肉不僅脂肪較少(僅為前者的1/4~1/3),而且所含脂肪的結構更接近於橄欖油,故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2、多生少熟減少致癌物

就禽肉而言,如果有生、熟兩種擺在你面前,你會鍾情於哪一種呢?熟肉製品食用方便,口味也不錯,你可能更喜愛熟肉製品。 不過,這樣你將犯下攝入亞硝酸鹽的錯誤。 因為在製作熟肉製品過程中,要添加亞硝酸鹽,目的是借助其防腐作用,使食品保鮮。

但亞硝酸鹽一旦進入人體,就可分解成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物質亞硝胺,嚴重威脅人的健康。

3、多還原少氧化活躍大腦

所謂氧化食物,是指那些富含過氧化脂類化合物的食物,油炸類食品、速食麵、漢堡包等為其代表,高熱量含油食品、肥肉和果汁亦屬此類。 這些食物能在人體內發生氧化反應,損害腦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結構,使腦血管變窄,影響血液流動,對大腦的生理活動產生不良刺激,導致思維遲鈍。

還原食物則含胡蘿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可阻止腦血管壁的氧化反應進行,或者使已經發生的氧化反應“還原”,保證腦血管通暢,大腦供血充足,始終處於清醒、活躍的健康狀態。

4、多糙少精保護血管

目前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日漸升高,已成為國人的“頭號殺手”。除了傳統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外,還有一大禍根,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專家研究發現,一種稱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如果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就會引起人的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以及老年癡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會升高,越來越多地吃精細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5、多綠少白益壽延年

營養學家分析了各種蔬菜的養分,發現一個規律:蔬菜的營養價值與其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愈深的蔬菜,維生素與胡蘿蔔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規律排出的順序是:綠色蔬菜、紅黃色蔬菜、白色蔬菜。

綠色蔬菜富含鈣質,葉酸與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此外,具有抗癌防病作用的葉綠素尤其多。

男人春天喝什麼湯好

1、老鴨筍湯

老鴨1只(約750克),筍尖150克,枸杞少許。

將老鴨洗淨,去除鴨頭、鴨尾及肥油,切塊用清水漂20分鐘,將水瀝幹。筍用水泡軟後洗淨,掐頭去尾,取中段切絲。將所有原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清水1500-2000毫升,大火煲滾,轉小火慢煲4小時左右,起鍋加鹽調味。

2、烏雞菌菇湯

烏雞半隻(約300克),茶樹菇20克,白玉菇20克,羊肚菌20克,杏鮑菇20克,枸杞少許。

烏雞洗淨切塊,清水泡20分鐘,將水瀝幹。將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1500毫升,大火煮滾後改小火煲3小時左右即可。煲好後加鹽調味。

3、苦瓜皮蛋鯽魚湯

苦瓜2個,皮蛋1只,鯽魚一斤。

苦瓜洗淨切開,挖去瓤和籽,切塊;皮蛋洗淨去殼,切塊;洗淨宰好的鯽魚,刮淨腹內黑膜,瀝幹水分;熱鍋下兩湯匙油,下鯽魚兩面煎至微黃,倒入6碗水和薑片煮沸,轉中火煲20分鐘,下苦瓜和皮蛋滾10分鐘,下鹽調味即可品嘗。

4、沙葛豬骨湯

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薑2片,水10碗。

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5、黃豆芽大骨湯

豬骨、黃豆芽、紅蘿蔔、姜片、全貝幹、蔥花、鹽、胡椒粉適量。

豬骨洗淨;黃豆芽摘去根部,洗淨;紅蘿蔔切塊,全貝去掉黑黑的部分,泡去沙子。豬骨用沸水煮出血水。取一湯煲放入適量的水,燒沸後加入豬骨、姜片和全貝先煲。煲至湯色濃白時加入紅蘿蔔塊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黃豆。所有材料再煲10-15分鐘左右,下鹽調味。

6、西洋菜羅漢果豬蹄湯

豬蹄肉500克,羅漢果半個,西洋菜700克,南杏仁60克。

豬蹄肉洗淨,幹水,羅漢果洗淨,西洋菜洗淨,摘短度,南杏仁用開水煲,去衣。把羅漢果、南杏仁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放入豬蹄肉、西洋菜,再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男人煲湯要注意什麼

1、不少朋友就直接加入了涼水,這樣做是很不科學的,會導致湯的口感大打折扣,應該加入開水,這樣影響會小很多。

2、並不是湯煲的越久,營養就越高,因為有些事物煲湯時間太長會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影響身體健康。

3、很多朋友認為在煲湯的過程中加入一些中藥材很更加營養,其實不然,因為大多數朋友都不知道藥材的特性,還有自己的身體狀況,什麼藥材適合自己,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後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

4、最好在出鍋之前加鹽,如果加入食鹽過早,會導致肉中的蛋白質凝固,讓肉質變得不再那麼鮮嫩,湯的口感也會受到影響。

5、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6、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7、調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一般來說,一種肉配合2~4種調料就比較完美,比如煲雞湯時只需放入薑片、月桂葉和花椒即可。

4、多糙少精保護血管

目前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日漸升高,已成為國人的“頭號殺手”。除了傳統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外,還有一大禍根,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專家研究發現,一種稱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如果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就會引起人的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以及老年癡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會升高,越來越多地吃精細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5、多綠少白益壽延年

營養學家分析了各種蔬菜的養分,發現一個規律:蔬菜的營養價值與其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愈深的蔬菜,維生素與胡蘿蔔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規律排出的順序是:綠色蔬菜、紅黃色蔬菜、白色蔬菜。

綠色蔬菜富含鈣質,葉酸與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此外,具有抗癌防病作用的葉綠素尤其多。

男人春天喝什麼湯好

1、老鴨筍湯

老鴨1只(約750克),筍尖150克,枸杞少許。

將老鴨洗淨,去除鴨頭、鴨尾及肥油,切塊用清水漂20分鐘,將水瀝幹。筍用水泡軟後洗淨,掐頭去尾,取中段切絲。將所有原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清水1500-2000毫升,大火煲滾,轉小火慢煲4小時左右,起鍋加鹽調味。

2、烏雞菌菇湯

烏雞半隻(約300克),茶樹菇20克,白玉菇20克,羊肚菌20克,杏鮑菇20克,枸杞少許。

烏雞洗淨切塊,清水泡20分鐘,將水瀝幹。將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1500毫升,大火煮滾後改小火煲3小時左右即可。煲好後加鹽調味。

3、苦瓜皮蛋鯽魚湯

苦瓜2個,皮蛋1只,鯽魚一斤。

苦瓜洗淨切開,挖去瓤和籽,切塊;皮蛋洗淨去殼,切塊;洗淨宰好的鯽魚,刮淨腹內黑膜,瀝幹水分;熱鍋下兩湯匙油,下鯽魚兩面煎至微黃,倒入6碗水和薑片煮沸,轉中火煲20分鐘,下苦瓜和皮蛋滾10分鐘,下鹽調味即可品嘗。

4、沙葛豬骨湯

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薑2片,水10碗。

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5、黃豆芽大骨湯

豬骨、黃豆芽、紅蘿蔔、姜片、全貝幹、蔥花、鹽、胡椒粉適量。

豬骨洗淨;黃豆芽摘去根部,洗淨;紅蘿蔔切塊,全貝去掉黑黑的部分,泡去沙子。豬骨用沸水煮出血水。取一湯煲放入適量的水,燒沸後加入豬骨、姜片和全貝先煲。煲至湯色濃白時加入紅蘿蔔塊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黃豆。所有材料再煲10-15分鐘左右,下鹽調味。

6、西洋菜羅漢果豬蹄湯

豬蹄肉500克,羅漢果半個,西洋菜700克,南杏仁60克。

豬蹄肉洗淨,幹水,羅漢果洗淨,西洋菜洗淨,摘短度,南杏仁用開水煲,去衣。把羅漢果、南杏仁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放入豬蹄肉、西洋菜,再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男人煲湯要注意什麼

1、不少朋友就直接加入了涼水,這樣做是很不科學的,會導致湯的口感大打折扣,應該加入開水,這樣影響會小很多。

2、並不是湯煲的越久,營養就越高,因為有些事物煲湯時間太長會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影響身體健康。

3、很多朋友認為在煲湯的過程中加入一些中藥材很更加營養,其實不然,因為大多數朋友都不知道藥材的特性,還有自己的身體狀況,什麼藥材適合自己,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後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

4、最好在出鍋之前加鹽,如果加入食鹽過早,會導致肉中的蛋白質凝固,讓肉質變得不再那麼鮮嫩,湯的口感也會受到影響。

5、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6、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7、調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一般來說,一種肉配合2~4種調料就比較完美,比如煲雞湯時只需放入薑片、月桂葉和花椒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