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得了便秘需要做什麼檢查

便秘不是一種疾病, 而是一個症狀。 作為肛腸類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這一疾病的出現就代表著肛腸出現了問題, 輕則是直腸炎, 重則是直腸癌。 因此, 在治療該病的時候要仔細的檢查病因, 對症治療。 千萬不要盲目的自己使用瀉藥, 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1.糞便常規和隱血, 應為常規檢查。

2.有關生化和代謝方面的檢查。 如果臨床表現提示症狀是由於炎症、腫瘤或其他系統性疾病所致, 那麼需化驗血紅蛋白、血沉、有關生化檢查。

3.肛門直腸指檢, 可以瞭解有無腫塊和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4.結腸鏡檢查或鋇灌腸有助於確定有無器質性病因。

特別是當近期出現大便習慣改變、便中帶血或其他報警症狀時, 建議全結腸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如結腸癌、炎症性腸病、結腸狹窄等。

5.胃腸傳輸試驗對判斷有無慢傳輸很有幫助, 常在48h和72h拍片。

6.排糞造影能動態觀察肛門直腸的解剖和功能變化。 排糞造影可評估直腸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會陰下降程度。 此外, 排糞造影可發現器質性病變如巨大的直腸突出、直腸黏膜脫垂或套疊等。

7.肛門直腸測壓能檢查肛門直腸功能有無障礙。

8.24h結腸壓力監測, 對是否手術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如缺乏特異的推進性收縮波以及結腸對醒來和進餐缺乏反應, 均表明為結腸無力, 可考慮手術切除。

9.肛門測壓結合超聲內鏡檢查, 能顯示肛門括約肌有無力學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缺損, 可為手術提供線索。

10.應用會陰神經潛伏期或肌電圖檢查, 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經源性。

11.其他對伴有明顯焦慮和抑鬱的患者, 應作有關的調查, 並判斷和便秘的因果關係。

只有檢查是因為什麼導致的便秘, 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尤其是生產後的女性朋友, 最容易得這種疾病, 在飲食上進補的同時, 應該注意自己的排便次數, 每天最好要保證一次排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