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報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惡性腫瘤骨轉移40例,
均經原發灶腫瘤切除病理證實和(或)細胞學穿刺檢查證實,
經X線、核素骨掃描或MRI、CT提示有腫瘤溶骨性轉移,
並伴有明顯疼痛,
未用和(或)停用全身化療或放療已3~4周,
內分泌治療無效,
年齡18歲以上;無心、肝、腎臟器功能異常,
預計生存2個月以上,
對雙膦酸鹽類藥物無過敏史。
其中,
男性24例,
女性16例,
平均50.1歲;肺癌12例,
乳腺癌9例,
前列腺癌6例,
胃癌4例、食管癌2例、直腸癌3例、卵巢癌4例。
根據疼痛程度和WHO疼痛分級標準:Ⅰ級3例、Ⅱ級6例、Ⅲ級31例。
多發骨轉移32例,
單發骨轉移8例。
見表1表1 病種分佈及骨轉移和骨疼痛程度
1.2 方法 博寧靜脈滴注 90mg/次,
1.3 止痛藥物的療效評定指標 依據WHO推薦標準。 CR:無痛;PR:疼痛較前明顯減輕, 睡眠基本不受干擾;MR:疼痛較給藥前減輕, 睡眠不受干擾;NC:與治療前比較疼痛無變化。
2 結果
2.1 止痛效果 40例中CR5例、PR14例、MR13例、NR8例, 總有效率80.0%。
5例完全脫離鎮痛藥物, 14例脫離嗎啡類止痛藥物, 13例不同程度減少了嗎啡類止痛藥物用量。 博寧對乳腺癌有效率最高(88.8%), 對肺癌及前列腺癌次之, 均為83.3%(10/12及5/6), 卵巢癌及消化道癌再次之, 分別為75.0%(3/4)和66.6%(6/9)。 對32例多發轉移者20例有效, 有效率62.5%(20/32), 8例單發轉移者有效率為87.5%(7/8)。 起效時間用藥後48小時~14天, 緩解時間:4周者16例, 8周者10例, 超過12周者5例。
2.2 生活品質改善情況 根據QOL生活品質標準評價, 顯著改善35.0%(14/40),
2.3 毒副反應 一過性發熱4例, 體溫未超過38.5℃;輕微食欲減退、噁心、頭暈、胸悶不適5例, 均自動緩解。 無皮疹、明顯肝腎功能、血象異常及心電圖變化。
3 結論
帕米膦酸二鈉是雙膦酸鹽類藥物, 用藥後吸附於骨骼中羥磷酸灰石晶體上面濃集在骨骼中, 被骨骼中的破骨細胞吸收後滯留在細胞漿中, 並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 從而能起到抗吸收作用, 以減輕或延遲腫瘤引起的溶骨性改變, 減少溶骨性骨轉移引發的病理性骨折, 消除或減輕骨轉移產生的劇痛。 本組40例均有明顯骨痛, 總有效率80.0%, 其中5例完全脫離了鎮痛藥物, 14例脫離了嗎啡類藥物, 13例不同程度減少了嗎啡類止痛藥物用量。 生活品質改善率75.0%, 大大地減輕了晚期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痛苦。
綜上所述, 博寧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 臨床療效好, 無毒副作用, 且可重複多次使用,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