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極度勞累不易緩解, 稍微活動後更明顯。
紐約雷諾克斯山醫院女性心血管健康中心主任蘇珊·斯坦伯強調, 上述不適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 原因是心臟的供血和供氧能力下降。
2腳腫。
懷孕、靜脈曲張和走路過多也可以引起腳腫, 但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心內科教授邁克爾·米勒提醒, 當中老年人莫名出現下肢水腫, 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
3運動時腿疼。
不要輕易把這一情況歸結為“上了年紀, 腿腳不好”。 隨著年齡增長,
4經常頭暈。
除了脫水、耳病、貧血等, 心臟病也可引起機體供血異常導致頭暈, 如果患者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 要警惕心臟病。
5容易氣喘。
除了哮喘、貧血、感染等, 當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泵血功能降低時也會出現喘息, 應進一步檢查心臟功能情況。
6情緒低落或抑鬱。
抑鬱看似與心臟病關係不大, 但很多研究證明負面情緒過多傷害心臟, 保持快樂、知足有益心臟健康。
7偏頭痛。
普通人群中偏頭痛者有12%左右, 但心臟病人中偏頭痛者卻占近四成, 某些偏頭痛的發生可能和心臟有關。 有觀點認為二者可能都有神經系統失衡的情況。
8睡覺時能聽見自己心臟“砰砰”直跳。
低血壓、低血糖、貧血、服藥、脫水等諸多原因都可以引起, 建議及時諮詢醫生, 查找原因。
9焦慮、大汗、噁心一起襲來。
這時應該加倍警惕心臟病, 假如伴有胸痛並放射到手臂、下巴、牙齒、脖子等部位, 應懷疑是否有心梗, 立即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