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寶寶上火 有了它寶寶上火也不怕

很多寶寶都有上火的症狀, 上火的寶寶眼屎比較多, 尤其正直春季。 那麼, 寶寶上火怎麼辦呢?寶寶上火吃什麼好呢?接下來, 帶著這些疑問, 跟著小編一起到文中看看, 治療寶寶上火的方法有哪些吧!

寶寶上火是常有的事情, 雖然不是一種大的疾病, 但是也會影響到寶寶正常的健康成長!寶寶上火有什麼特徵呢?媽媽們該如何應對?

寶寶上火原因

1、內因--寶寶生理特徵易上火

中醫認為寶寶是“純陽之體”, 體質偏熱, 容易出現陽盛火旺即“上火”現象。 而且寶寶腸胃處於發育階段, 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 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

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 吸收消化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 由於食物搭配不科學, 引起“上火”。

2、外因--飲食及環境引起的上火

飲食因素

過多的肉類, 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零食都相當於給身體進補, 這部分高蛋白質食品的攝入就是火的來源。 另外, 薯片、餅乾等油煎炸零食的攝入也是上火因素之一。

環境引起上火

如天氣炎熱潮濕, 水質偏熱, 易引起上火。

寶寶上火症狀

1、皮膚乾燥皮膚乾澀

甚至發生皸裂;寶寶的毛髮也會因此變得乾枯無華或脫落。 這時候記得給寶寶塗抹潤膚霜哦。

2、口舌生瘡

寶寶上火後大都會出現口角糜爛、乾裂、嘴唇起皰疹、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等症狀。 這個時候一定及時阻止孩子經常去用舌頭舔,

那樣會越來越幹。 這時候應該多吃富含B2族維生素和鋅的食物, 比如:肝臟蛋黃穀類、蔬菜水果。 同時用魚肝油刺破的油抹在嘴角, 或者B2搗碎了塗上, 每天2到3次。

3、眼屎增多

寶寶眼內分泌物增多, 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 過多時會粘住眼瞼。

4、大便幹結

有的寶寶上火後會引起便秘, 排便時因肛門受幹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這時候可以給孩子多熬粥, 芹菜蝦皮粥, 白菜粥, 麥片粥, 胡蘿蔔粥, 大棗粥等, 易於孩子腸胃蠕動。 這個時候還可以給孩子泡泡腳, 用手給孩子刮刮腳心位置的腸胃反射區。

5、寶寶上火後易引起鼻黏膜乾燥

家長應經常給寶寶剪指甲, 及時糾正寶寶摳鼻孔的壞習慣;防止室內空氣過於乾燥;這時候,

媽媽在孩子外出前可以給鼻子的前部塗抹點香油。 對滋潤鼻子很有幫助的。

寶寶如何去火

從食療保健角度來看, 總的原則是, 多喝水,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需要家長注意。

1、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做菜時注意增加蓮藕(以水煮服或稀飯煮藕療效最好)、蘿蔔(以青蘿蔔療效最佳, 紅皮白心者次之, 最好生吃, 如胃有病者可做蘿蔔湯吃)、茴香、苦瓜等食物。

適當增加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等寒涼性水果及蘋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等平性水果的攝入;減少龍眼、荔枝、芒果、榴連等熱性水果的攝入。

2、儘量少給孩子提供用油炸和紅燒方法烹製的過於油膩性的食物。

3、控制孩子的零食, 特別要少吃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

4、雞蛋、瘦肉、魚、豆類等優質蛋白要充足供應, 但動物性蛋白質應儘量選擇脂肪少的, 不可太油膩。 在烹調中, 多使用清燉、清蒸等方法。

5、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不乾燥, 小便不混濁。

6、可給孩子常吃綠豆粥、荷葉粥或綠豆湯、蓮子湯(不去蓮心)。

7、多吃山楂、山藥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食物。

寶寶上火吃什麼好

1、梨粥

取西洋梨1—2個, 大米100克。 將西洋梨洗淨切碎, 加入淘洗乾淨的白米, 煮成粥, 趁溫熱食用。 此方有清熱、宣肺、化痰的作用, 適用于小兒肺熱咳嗽、食欲不振、發熱、口乾舌燥等症。

2、飴糖蘿蔔汁

取白蘿蔔洗淨切碎, 用潔淨的紗布絞出汁水。 每次取白蘿蔔汁30毫升,

調入飴糖20毫升, 再加開水適量, 攪勻服用。 每日3次。 此方有順氣止咳、潤肺化痰之效。

3、川貝杏仁飲

取川貝母6克, 杏仁3克, 冰糖適量。 將川貝母洗淨, 杏仁去皮洗淨, 二者放鍋內, 加適量的水同煮。 水沸後加入冰糖, 改用文火再煮30分鐘即可。 每日臨睡前服一次。 此方有化痰清咳的作用。 可用於咳嗽、鼻塞流涕、痰稀白等症。

4、喝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

綠豆性寒味甘, 能清涼解毒, 清熱解煩, 對脾氣急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

5、吃些水果

如柚子、梨, 性寒味微酸, 除能清熱外, 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 對於肺熱咳嗽吐黃痰, 咽幹而痛的寶寶極適宜。

結語:日常生活中, 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的觀察寶寶的舉動, 寶寶不適肯定是有原因的。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寶寶上火怎麼辦以及治療寶寶上火的食療方推薦,希望可以幫助到上火的寶寶們!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寶寶上火怎麼辦以及治療寶寶上火的食療方推薦,希望可以幫助到上火的寶寶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