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糖媽媽”生個健康兒

雨潔和文強結婚不久, 雨潔便懷孕了。 兩口子高興極了, 特別是文強, 為了照顧好懷孕的妻子, 他把一切家務活都攬了下來。 聽說孕期多吃水果可以生個白白胖胖的孩子, 就一箱箱地買來提子和西瓜, 叫雨潔多吃。 雨潔也特別能吃, 一天四五頓, 還總是喊餓, 容易口渴, 每天能吃下一個大西瓜, 肚子也明顯大了起來, 懷孕五個月就好像人家六七個月大, 兩個星期體重就長了3千克。 這下可把文強樂壞了, 心想肯定是個胖小子。 到了該做產檢的時間了, 夫妻倆來到醫院。 護士幫雨潔測血壓、體重後, 讓她進入診室。

醫生問:“最近有什麼不舒服嗎?”

“沒有。 不過胃口特別好, 吃得多、喝得多、小便也多, 肚子大得很快, 體重也超標了。 ”雨潔回答。

檢查後, 醫生又問:“你父母有無糖尿病?”

“沒有聽說。 ”雨潔心想, 我懷孕與我父母有無糖尿病有什麼關係? 

“我懷疑你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這樣吧, 明天早上來這裡做一次糖耐量試驗。 ”

醫生開了75克葡萄糖粉, 並詳細說明了操作方法。 兩口子滿臉愁雲地離開了。

第三天, 結果出來了, 果然是妊娠期糖尿病。

雨潔奇怪了:“父母沒有糖尿病, 我年紀輕輕怎麼就有糖尿病了?”

“你患的是妊娠期糖尿病, 也就是在妊娠期間發生或發現的糖尿病。 這是由於妊娠期體內糖代謝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胰島功能旺盛, 胰島素分泌增多,

加上胎盤激素的抗胰島素作用所致。 另外, 胎兒生長發育所需全部來自孕婦體內, 孕婦血中胰島素相對不足, 從而導致糖尿病。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 進食高糖食物過多, 飲食結構不合理, 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醫生耐心地解釋。

“那對孕婦和肚子裡的寶寶有沒有影響?”文強急了。

“當然, 糖尿病孕婦由於糖代謝異常, 導致母兒合併症發生率增多,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畸胎、手術產、酮症酸中毒、腎損害等;胎兒處於高糖環境中, 易出現巨大胎兒(出生時體重大於4千克)致難產, 或因為合併血管病變, 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低體重兒(出生時體重小於2.5千克);另外, 新生兒易出現肺透明膜病變、低血糖抽搐, 圍產兒死亡率也高些。

“那我們該怎麼辦?”雨潔憂心忡忡。

“首先要控制飲食, 儘量不吃或少吃糖分高的食物, 如甜品、甜的水果, 可以多吃些低糖食物, 如西柚、芹菜和花生;少吃澱粉類食物, 定期監測血糖, 如嚴格控制飲食仍不理想, 則需使用降糖藥, 而口服降糖藥對胎兒有影響, 只能皮下注射胰島素。 第二, 妊娠期患糖尿病屬於高危妊娠, 應加強產檢和自我監測胎動, 以瞭解胎兒發育狀況, 有無羊水過多, 防止胎兒過大或過小。 第三, 適當運動, 有助於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同時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有助於降低血糖。 只要做到上述幾點, 一般來說, 母兒還是安全的, 不要太擔心。 ”醫生安慰他們。

雨潔又問:“如何儘早知道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

“懷孕24~28周做血糖篩查,

即口服50克葡萄糖後一小時抽血查血糖值, 如血糖大於7.8毫摩爾/升, 就要再做進一步檢查, 如糖耐量試驗。 糖耐量試驗是空腹時查一次血糖, 然後口服75克葡萄糖後於1小時、2小時、3小時分別抽一次血, 如有兩項異常, 就可以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齡等糖尿病高危因素, 則應在首次產檢時進行血糖篩查。 ”醫生回答。

“生完小孩後會好嗎?”文強關心地問道。

“會的, 因為隨著胎盤的娩出, 對抗胰島素的作用減小, 血容量恢復, 血糖會逐漸降到正常。 在產後5~16年, 約有17%~63%的人可發展為2型糖尿病患者, 因此產後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 增強體育鍛煉, 將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 這樣可以減少或推遲2型糖尿病的發生。

再次妊娠時, 妊娠期糖尿病復發率高達52%~69%, 而且多發生于24周以前, 所以再次妊娠時應及早進行血糖檢查。 ”醫生強調。

雨潔和文強放心地回到家裡, 嚴格遵照醫生吩咐, 定期監測血糖。 孕36周多, 雨潔入院待產。 一周後, 雨潔自然分娩了一個3.5千克重的健康男孩。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