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問:“最近有什麼不舒服嗎?”
“沒有。 不過胃口特別好, 吃得多、喝得多、小便也多, 肚子大得很快, 體重也超標了。 ”雨潔回答。
檢查後, 醫生又問:“你父母有無糖尿病?”
“沒有聽說。 ”雨潔心想, 我懷孕與我父母有無糖尿病有什麼關係?
“我懷疑你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這樣吧, 明天早上來這裡做一次糖耐量試驗。 ”
醫生開了75克葡萄糖粉, 並詳細說明了操作方法。 兩口子滿臉愁雲地離開了。
第三天, 結果出來了, 果然是妊娠期糖尿病。
雨潔奇怪了:“父母沒有糖尿病, 我年紀輕輕怎麼就有糖尿病了?”
“你患的是妊娠期糖尿病, 也就是在妊娠期間發生或發現的糖尿病。 這是由於妊娠期體內糖代謝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胰島功能旺盛, 胰島素分泌增多,
“那對孕婦和肚子裡的寶寶有沒有影響?”文強急了。
“當然, 糖尿病孕婦由於糖代謝異常, 導致母兒合併症發生率增多,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畸胎、手術產、酮症酸中毒、腎損害等;胎兒處於高糖環境中, 易出現巨大胎兒(出生時體重大於4千克)致難產, 或因為合併血管病變, 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低體重兒(出生時體重小於2.5千克);另外, 新生兒易出現肺透明膜病變、低血糖抽搐, 圍產兒死亡率也高些。
“那我們該怎麼辦?”雨潔憂心忡忡。
“首先要控制飲食, 儘量不吃或少吃糖分高的食物, 如甜品、甜的水果, 可以多吃些低糖食物, 如西柚、芹菜和花生;少吃澱粉類食物, 定期監測血糖, 如嚴格控制飲食仍不理想, 則需使用降糖藥, 而口服降糖藥對胎兒有影響, 只能皮下注射胰島素。 第二, 妊娠期患糖尿病屬於高危妊娠, 應加強產檢和自我監測胎動, 以瞭解胎兒發育狀況, 有無羊水過多, 防止胎兒過大或過小。 第三, 適當運動, 有助於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同時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有助於降低血糖。 只要做到上述幾點, 一般來說, 母兒還是安全的, 不要太擔心。 ”醫生安慰他們。
雨潔又問:“如何儘早知道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
“懷孕24~28周做血糖篩查,
“生完小孩後會好嗎?”文強關心地問道。
“會的, 因為隨著胎盤的娩出, 對抗胰島素的作用減小, 血容量恢復, 血糖會逐漸降到正常。 在產後5~16年, 約有17%~63%的人可發展為2型糖尿病患者, 因此產後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 增強體育鍛煉, 將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 這樣可以減少或推遲2型糖尿病的發生。
雨潔和文強放心地回到家裡, 嚴格遵照醫生吩咐, 定期監測血糖。 孕36周多, 雨潔入院待產。 一周後, 雨潔自然分娩了一個3.5千克重的健康男孩。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