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裂孔是指黃斑部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的全層組織缺損, 屬眼科疾病。 其發病率為0.6-0.7%。 常見於老年人、眼外傷、高度近視等。 黃斑裂孔可因外傷、變性、長期CME、高度近視、玻璃體牽拉等引起。 在老年人相對健康的眼, 無其他病因發生的黃斑裂孔, 稱為特發性黃斑裂孔。 常發生於60-80歲。
1.症狀:本病起病隱匿, 病程進展緩慢, 有時在另一眼被遮蓋時才被發現, 早期可無症狀, 隨著病情的發展, 不同期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 常見症狀包括視力下降, 視物變形等, 視力常降至0.05~0.5不等, 平均為0.1, 用Amsler方格表可查出視物變形及中心暗點。
視功能受影響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黃斑裂孔處無視網膜感光細胞。
(2)黃斑裂孔周圍視網膜淺脫離。
(3)黃斑裂孔周圍囊樣水腫。
(4)黃斑裂孔周圍視網膜感光細胞凋亡。
2.眼底檢查:特發性黃斑裂孔的眼部改變主要在眼底黃斑部, 多數病例伴隨玻璃體不完全或完全性後脫離, 此外, 由於多發生于老齡人群, 常有不同程度的晶狀體混濁或晶狀體核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