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健康是現在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近幾年來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的案例屢見不鮮。 因此, 掌握一些食品安全小常識是很有必要的, 別因粗心大意釀大禍。 想知道影響壽命的因素以及高油脂食物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風險食物1
含防腐劑和人工色素的食物
有本暢銷書中揭露, 現在的食品添加劑已經有1500多種, 加工食品中絕大部分都含有。
其中, 防腐劑和色素是孩子一定要儘量避免的。 防腐劑種類眾多, 有些可能引起過敏、食欲不振, 發育遲緩。
嚴重的, 長期食用甚至會導致肝、腎功能受損或致癌。
其中碳酸飲料、果汁、蜜餞和醬油是經常使用苯甲酸當防腐劑的。 而人工合成色素極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多動、學習障礙等。
健康對策
1.合理懷疑
專家指出, 消費者不需要去記添加劑的名稱, 只要保持“單純的懷疑”態度。
例如:“為什麼會這麼便宜?”、“為什麼口感這麼有彈性?”、“為什麼顏色這麼鮮豔?”、“為什麼保存期限這麼長?”
2.注意看食品標籤
尤其看主要成分, 如果有防腐劑、色素, 儘量少讓孩子吃。
3.觀察法
一但感覺食物看起來比較鮮豔、太白或顏色不自然等, 就要格外的注意了, 裡面極有可能有許多添加劑。
專家舉例說, 香腸的顏色愈紅, 表示亞硝酸鹽用量愈多,
風險食物2
含“速釋型”糖類的食物
糖類也有優劣之分。 專家在指出, 能夠在血液裡緩慢釋放葡萄糖的“緩釋型”糖類才是冠軍。
其典型代表是蔬菜、豆類、全穀物。 而糖果、甜點、甜飲料中的糖是“速釋型”的。
這類糖食後會使血糖急速上升, 造成肥胖、脂肪肝, 成為可怕的健康殺手。
健康對策
1.捨棄含糖飲料
專家建議孩子, 尤其是胖小孩, 除了低糖、無糖的豆漿、低脂牛奶, 其他含糖飲料最好不喝。
2.小心入口即甜的食物
要經過慢慢咀嚼才嘗到甜味的食物比較好, 比如五穀雜糧。
3.以新鮮水果代替甜點
專家指出, 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時可以補充點糖分, 建議選擇新鮮的水果代替甜點等零食。
風險食物3
高油脂食物
脂肪過量不僅容易造成肥胖, 引起許多慢性疾病, 還會吃進環境激素, 造成細胞病變, 影響生殖能力。
另外, 更需要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 這類脂肪不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還跟糖尿病、大腸癌都有關。
澳大利亞研究發現, 反式脂肪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常見於人造奶油、蛋糕、餅乾、薯片等。
健康對策
1.減油
少讓孩子吃油膩的食物, 比如奶油蛋糕、曲奇、炸雞等。
2.小心隱形油
貢丸、火鍋餃等肉製品中其實有很多肥肉, 要小心這些隱藏起來的油。
風險食物4
高鹽分食物
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 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 甚至胃癌的風險。
調查發現, 現在孩子很少吃米類, 主食多來自於麵包、麵條, 這些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多少都會加入一些蘇打粉或鹽,
其次, 大量在外就餐、吃零食的孩子鹽分攝取更容易過量。
另外, 泡面、薯片等許多加工食品, 醬料、調味料都含有大量的鹽分。 很多吃起來鹹鹹甜甜的零食, 比如蜜餞, 其實都加了不少的鹽。
健康對策
1.多吃新鮮食物, 少吃加工食品
新鮮食材通常含鈉量不高, 但加工食品像香腸、臘肉通常含有較高的鹽分。 購買食品時, 要注意營養標籤上的鈉含量。
2.利用天然蔬果提味
蔥、薑、蒜、香菜、蘋果、鳳梨、番茄、洋蔥、海帶……都是可用來提味的天然食材。
多用這些天然食材, 減少調味料的使用, 就可以減少鹽分攝取。
3.少量喝湯
口味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 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喝進太多的鹽分。 建議不要喝太多湯,
風險食物5
易致癌食物
不當的飲食, 有可能讓孩子從小就處在罹患癌症的風險中, 因此要讓孩子少吃易致癌的食物。
其中, 亞硝酸鹽與黃麴黴毒素是很容易吃到的致癌物, 要特別小心。
專家指出, 很多研究發現, 孩子一個星期吃一次以上的火腿、臘肉、培根、香腸、熱狗等含亞硝酸鹽的食品, 得白血病的風險會增加70%。
黃麴黴毒素則可能誘發肝癌, 在潮濕的氣候裡, 儲存不當的花生、玉米、穀物等, 都容易產生。
此外, 一些經過發黴程式醃制而成的食品, 像豆瓣醬、豆腐乳、臭豆腐、鹹蛋、鹹魚等, 也容易遭黃麴黴毒素污染, 都要儘量少吃。
健康對策
1.多吃蔬果遠離癌
專家指出, 研究發現, 孩子如果多吃蔬菜、大豆類製品, 患白血病風險會降低50%。
2.做好食物保存
氣候潮濕的地方,建議吃剩的米、豆、米粉最好放入冰箱,以免產生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洗不掉,要煮到250攝氏度以上才會被破壞,而且有些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不要等到食物發黴才丟掉。
花生建議吃帶殼、真空包裝的,可以減少吃到黃麴黴毒素的風險。
3.少用高溫烹調
很多食物在高溫下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少用煙熏、燒烤、油炸烹煮食物,改以清蒸、涼拌、水煮更健康。
風險食物6
農藥殘留食物
農藥殘留可能引起許多疾病,甚至癌症。不少研究也發現,在體內有較高農藥殘留(例如有機磷農藥)的兒童,容易出現學習遲緩,甚至有多動傾向。
專家指出,國外進口的蔬果也有可能農藥殘留過量,所以蔬果一定要洗乾淨。
健康對策
1.吃當季盛產的蔬果
當季食物不用放很久,不需用太多農藥。也因為是當季盛產,不需要為了賣好價錢,剛噴完農藥就急著採收。
2.去皮
包括穀物去殼、果實剝皮、蔬菜除外葉等,因為農藥大部分都殘留在表面。
3.水洗
番茄和黃瓜等有皮的蔬果,可以用軟毛刷清洗。但不建議用清潔劑洗蔬果,因為其中通常含有螢光劑或化學品。
4.適度烹煮
很多農藥在加熱烹煮後,大多數都會被分解而減少毒性。
食品安全標準
(一)食品相關產品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食品安全 漫畫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於營養有關的標籤、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五)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品質要求。
(六)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劑必須詳細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學物質。
注意事項
一、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四、看產品標籤,注意區分認證標誌。
五、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豔、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七、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八、購買肉製品、醃臘製品最好到規範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十、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
結語:影響壽命的因素以及高油脂食物,以後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一定要小心謹慎。
患白血病風險會降低50%。2.做好食物保存
氣候潮濕的地方,建議吃剩的米、豆、米粉最好放入冰箱,以免產生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洗不掉,要煮到250攝氏度以上才會被破壞,而且有些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不要等到食物發黴才丟掉。
花生建議吃帶殼、真空包裝的,可以減少吃到黃麴黴毒素的風險。
3.少用高溫烹調
很多食物在高溫下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少用煙熏、燒烤、油炸烹煮食物,改以清蒸、涼拌、水煮更健康。
風險食物6
農藥殘留食物
農藥殘留可能引起許多疾病,甚至癌症。不少研究也發現,在體內有較高農藥殘留(例如有機磷農藥)的兒童,容易出現學習遲緩,甚至有多動傾向。
專家指出,國外進口的蔬果也有可能農藥殘留過量,所以蔬果一定要洗乾淨。
健康對策
1.吃當季盛產的蔬果
當季食物不用放很久,不需用太多農藥。也因為是當季盛產,不需要為了賣好價錢,剛噴完農藥就急著採收。
2.去皮
包括穀物去殼、果實剝皮、蔬菜除外葉等,因為農藥大部分都殘留在表面。
3.水洗
番茄和黃瓜等有皮的蔬果,可以用軟毛刷清洗。但不建議用清潔劑洗蔬果,因為其中通常含有螢光劑或化學品。
4.適度烹煮
很多農藥在加熱烹煮後,大多數都會被分解而減少毒性。
食品安全標準
(一)食品相關產品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食品安全 漫畫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於營養有關的標籤、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五)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品質要求。
(六)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劑必須詳細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學物質。
注意事項
一、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四、看產品標籤,注意區分認證標誌。
五、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豔、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七、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八、購買肉製品、醃臘製品最好到規範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十、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
結語:影響壽命的因素以及高油脂食物,以後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一定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