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

溫補脾腎 益氣養血

專家指出, 張女士屬脾胃虛弱, 運化無力, 故見胃脘脹滿, 不思飲食, 有時便溏;胃以降為和, 胃失和降, 故時有噯氣;脾主四肢, 脾虛氣血生化乏源, 四肢失養, 故神疲乏力;脾肺氣虛, 衛外不固, 易感外邪, 故易於感冒;脾胃虛弱, 氣血生化不足, 故月經量少;氣血虧虛, 胞脈失於濡養, 不榮則痛, 故有時痛經;腎陽衰微, 不能溫煦, 故畏寒肢冷;腰為腎之府, 腎虛腰失所養, 故腰酸;舌淡, 脈細為氣血虧虛之象。

方藥:

黨參150g, 炒白術100g, 茯苓120g, 炙甘草50g, 陳皮60g, 法半夏60g, 炒穀麥芽各150g, 雞內金100g, 焦神曲120g, 焦山楂120g, 當歸100g, 炒白芍150g, 桂枝50g,

菟絲子150g, 枸杞150g, 杜仲150g, 川斷150g, 桑寄生150g, 懷牛膝150g, 仙靈脾150g, 仙茅100g, 阿膠200g, 鹿角膠200g, 紅棗250g, 核桃仁250g, 蓮子肉250g, 桂圓肉250g, 銀耳250g, 冰糖250g, 蜂蜜250g。 壹料, 如法熬膏, 早晚空腹各服一匙。

該患者屬於脾腎陽虛, 氣血虧虛, 我們在開膏方時首先要注意到患者的消化功能, 因為膏方的吸收必須要有良好的消化功能為基礎, 所以我們在開膏方時始終要重視的問題是患者的脾胃功能。 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 為氣血生化之源, 該患者脾胃虛弱, 運化功能失常, 故用黨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法半夏等益氣健脾和胃;炒谷麥芽、雞內金、焦楂曲等消食開胃;患者同時有腰酸、畏寒肢冷等腎陽虛之象及月經量少等血虧之象, 故又用杜仲、川斷、懷牛膝、桑寄生、枸杞、菟絲子、仙靈脾、仙茅、當歸、白芍、桂枝等溫腎助陽,

養血調經;阿膠、鹿角膠、紅棗、核桃、桂圓肉、冰糖、蜂蜜等幫助收膏, 使膏滋甘甜可口。

注意事項:
1、膏方進補時, 忌生冷、油膩、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2、膏方啟用後, 要及時放入冰箱內冷藏, 2~3月內服完以防黴變;

3、服用膏方期間, 如果遇到感冒, 應暫停服用。 待疾病痊癒後, 可到醫生處諮詢, 再繼續服用;

4、服膏方時, 不宜飲濃茶, 含有人參的膏方忌食蘿蔔, 含有首烏的膏方要忌豬、羊血及鐵劑, 且不能與牛奶同服;

5、服用膏方後出現消化功能下降, 腹瀉, 舌苔變厚膩等不良反應, 宜停服, 先用中藥湯劑調理脾胃功能, 待脾胃功能恢復後始可繼續服用膏方;

6、膏方的服法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 每次1勺用少量開水沖調;服用時宜空腹服,

以利於藥物吸收;若空腹服用引起腹部不適或食欲下降, 可把服藥時間改在飯後1小時左右。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慢性淺表性胃炎平時飲食需注意哪些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發病多與飲食因素有關,如長期飲用烈性酒、濃茶、咖啡、過量的辣椒調味品以及攝入過鹹、過酸與過粗糙的食物反復刺激胃粘膜。更重要的還有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或由於蛋白質和... [詳細答案]

  • 2回答

    慢性淺表性胃炎都有哪些症狀呢?

    腹痛最常見症狀是上腹疼痛大多數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狀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 疼痛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 [詳細答案]

  • 4回答

    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方法

    您好,慢性淺表性胃炎,這種情況首先要注意飲食健康,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然後按時吃藥,對症消炎,祝好! [詳細答案]

  • 3回答

    慢性淺表性胃炎

    您好,如果患者出現胃部有點糜爛並有數顆0.5mm息肉,這種情況最好是進行手術治療,然後避免息肉病變,如果出現癌變的話,後果非常嚴重,患者還要注意補充營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會刺激患者的胃粘膜... [詳細答案]

  • 3回答

    慢性淺表性胃炎,吐了,不舒服怎麼辦

    你這是有一些脾胃虛寒的一些症狀,但也有胃氣上逆的一些症狀脾胃虛寒可以服用一些像理中丸之類的中成藥,但具體服用什麼藥,要根據你的舌苔脈象和你自己的症狀來正確處方,像這中成藥效果較好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