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

接種方法 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 接種預防的疾病

表(一)

免疫原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預防的疾病 結核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 接種方法 皮內注射

肌肉注射

皮內注射 

口服 接種部位 左上臂三角肌上端 接種反應及處理方法 接種後4~6周局部有小潰瘍, 保護傷口不受感染, 個別小童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化膿, 處理:腫大者用熱敷, 化膿者用幹針筒抽出膿液, 潰破處塗5%異煙肼軟膏或20%PAS軟膏 一般無特殊反應, 有時可有低熱或輕瀉 注意點 二個月以上小兒初接前應先做結核菌素試驗(1:2000),
陰性才能接 對HbsAg單項陽性產婦所生的新生兒, 可用大劑量血清乙肝疫苗"30-30-30ug/次"、"0-1-6月"方案接種。 對HBsAg陰性產婦的新生兒, 除用血源乙肝疫苗"30-10-10微克"、"0-1-6月"方案接種。 冷開水送服或含服;服後一小時內禁用熱開水

表(二)

免疫原 百白破三聯針 麻疹減毒活疫苗 乙腦疫苗 流腦疫苗 預防的疾病 百日咳, 白喉, 破傷風 麻疹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腦膜炎 接種方法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接種部位 上臂外側 上臂外側 上臂外側 接種反應及處理方法 一般無反應, 個別輕度發熱, 局部紅腫, 疼痛, 發癢, 處理:多飲水, 有硬塊時可逐漸吸收 部分小兒接種後9~12天, 有發熱及卡他症狀, 一般持續2~3天, 也有個別小兒, 出現散在皮疹或麻疹粘膜斑 一般無反應,
個別低熱, 輕度紅腫, 疼痛, 很快消退 注意點 掌握間隔期, 避免無效注射 接種前一個月及接種後二周避免用胎盤球蛋白被動免疫製劑 每年加強一次, 如一年漏注, 第二年須全程注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