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柳絮飄飄, 正是過敏性疾病的發病高峰期。 但有人卻對輕微的流鼻涕、打噴嚏、手上起紅斑等過敏症狀不以為然, 殊不知, 這些小症狀不僅要治療, 而且要馬上治。
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出現症狀後, 如不及時服用抗過敏藥物, 很可能引發一些併發症, 如滲出性中耳炎、支氣管哮喘等。 嚴重時, 會出現喉頭水腫、心律不齊等, 甚至威脅生命。 因此, 抗過敏藥應常備身邊, 以防意外。
一般口服的抗過敏藥是抗組胺藥, 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酮替芬等, 這些藥都有助於減緩過敏症狀。 但服藥後, 很多人腦子一片迷糊,
另外, 在服用抗過敏藥時, 一旦發現某種藥物服用後效果不如以前好, 必須馬上停服, 不能私自加大藥量。 有些人在服用過敏藥後不但無效, 反而症狀加劇, 原先的皮膚瘙癢、蕁麻疹等症狀更厲害了, 這種情況屬於抗過敏藥的致敏現象, 要趕快停藥, 並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果皮膚過敏較為嚴重, 可在選用抗組胺藥的同時配合使用軟性激素類藥物, 如艾洛松。 軟性激素類藥兼具強效和安全的特點, 不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應, 可作為過敏嚴重時與抗組胺藥的首選配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