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7個月時得了感冒, 咳嗽。 雖說這不是她第一次生病, 但這次似乎比以往都來勢兇猛, 再加上寶寶拒絕吃藥, 於是病情一下子嚴重起來。 看了三次病, 連續打了一個星期的針, 仍不見好轉。
醫生警告說:“藥一定要按時服用, 否則光靠打針, 病是不會好的。 ”
於是我和丈夫商量一定要全力合作把藥給灌下去。 開始時我一手抱著寶寶, 一手拿著盛著藥水的小勺, 丈夫則按住她的兩隻手, 以免她將小勺掀翻。 寶寶一看到吃藥, 立刻哭了, 待她嘴一張, 我立即將小勺伸進她嘴裡。 這樣吃一次藥, 我是全身緊張, 寶寶則是眼淚橫飛。
這樣堅持了二天, 明顯地感到寶寶的症狀有所減輕, 因為恰逢這二天是雙休日, 我們都在家, 第三天奶奶一個人帶她可怎麼喂藥呢?晚上臨睡前我就對寶寶說:“寶寶你明天吃藥一定要勇敢, 這樣病才會好起來, 否則你還要打針呢。 ”寶寶似懂非懂地看了看我。 第二天一早我給她喂藥前又重複了一遍昨晚的話, 還一再鼓勵她要做個好孩子。
雖說她還是哭了, 但是她不再手舞足蹈、全力反抗, 使我較快地喂完了藥。 臨上班前我又表揚了她一番, 叫她中午要好好吃藥。 晚上回到家, 奶奶告訴我她給寶寶做了番“思想工作”,
又到了吃藥時間, 我抱起她, 奶奶在一邊說:“我家寶寶是個勇敢的好孩子, 吃藥不哭。 ”她看了看我, 看了看我手中的小勺, 然後皺了皺眉, 張開了嘴將勺裡的藥全喝了下去。 之後她抓起了盛滿白開水的奶瓶咕咚咕咚地喝起來。 當然這時我又對她表揚了一番。 此後寶寶吃藥居然不哭也不鬧了, 病也很快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