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年人非必要時應該遠離的幾種藥物

老年人由於抵抗力下降等原因, 在晚年的時候需要服用藥物來治療疾病。 但是如果在非必要的情況下, 有些藥物還是應該要避免服用的。 不然可能會導致一些比較嚴重的後果, 具體有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吧。

鎮靜安眠藥

由於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 如肝、腎功能減退, 藥物消除減慢, 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受體處於高敏狀態, 因此, 對此類藥物的敏感性增高, 小劑量即可產生治療效果。 如地西泮(安定), 20歲的年青人服後20小時藥效基本消除, 而70歲的老年人要達到這種程度則需80小時。

中輕年服用安定誘導入睡, 口服5毫克, 次日無困倦之感, 而65歲以上的老人, 服相同劑量, 次日會困倦、疲乏、昏昏欲睡, 甚至走路不穩, 個別人還會有精神異常的症狀。 因此, 老年人用安眠藥要個體化, 從最小有效量開始, 視情況而定, 可採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 以防產生依賴性和成癮性, 重症肌無力的老年人應禁用。

瀉藥

老年人便秘長期靠瀉藥, 如用酚酞、大黃等導瀉, 容易引起結腸痙攣, 使排便更加困難。 長期服用瀉藥還可造成體內鈣和維生素的缺乏, 故宜慎用, 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直腸用潤滑劑類藥物。 老年人便秘, 宜調整膳食, 加強適當的鍛煉,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洋地黃類藥物

由於老年人對此類藥物排泄較慢,

易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中毒, 故應用此類藥物時酌減用量, 應為年輕人劑量的1/4。

利尿藥

對老年人有多種潛在的不良影響, 使用後容易發生低鈉血症, 而這種嚴重的副作用可使老人更加衰弱, 發生體位性頭暈、低血壓、意識模糊、暫時性輕度偏癱、跌倒和驚厥等, 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導致中風的危險性增加。 還可發生低鉀血症, 一旦發生低血鉀, 輕則乏力、腹脹、心跳加速, 重則發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強效利尿劑, 如利尿酸可引起尿瀦留, 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選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藥, 如氫氯噻嗪、安體舒通, 並注意補鉀。

巴比妥類藥物

對老年人特別敏感, 容易產生毒性反應, 表現為頭暈頭脹、步態不穩、說話遲鈍,

嚴重者可出現意識模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