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寶寶吃雞蛋不宜過早

編者按:很多父母怕母乳不能夠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助食物了。 那麼, 寶寶幾個月添加輔食才合適呢?

寶寶吃雞蛋不宜過早

小寶6個月, 孩子媽給孩子加雞蛋了。 這天早上, 媽媽給孩子蒸起了雞蛋。 她說, 這樣蒸出來的雞蛋最好消化。

大家都知道,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一般健康母親的乳汁分泌量可滿足4~6個月內嬰兒營養的需求, 隨著嬰兒生長發育及活動量的增加, 單純母乳餵養已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求, 必須適時添加輔食。 但此時嬰兒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尚不完善,

如果輔食添加不合理, 對嬰兒生長和智力發育都將產生近期和遠期的不良影響。 因此, 在嬰兒餵養中合理輔食添加非常重要。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最先給孩子添加雞蛋合理嗎?不科學!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雞蛋是導致孩子發生遲發性過敏反應的食物, 所以, 它不適合於過早的添加, 尤其是濕疹重的孩子。 同樣道理, 海鮮類食物也不推薦給孩子吃得太早。 有些家長說, 我給我孩子喂了後沒有見過敏呀, 孩子吃的也很好呀。 這樣的理解不正確, 一說過敏, 很多家長在他們以往的概念中, 認為過敏就是吃了什麼或碰了什麼身上會出蕁麻疹、濕疹等現象, 這才是過敏。 其實, 食物過敏現象很多是家長們不認識的,

比如孩子睡眠不好, 經常打滾;鼻塞打呼嚕, 口水多, 經常嘔吐, 便秘, 皮膚粗糙, 喘息, 愛打嗝, 屁多, 口腔潰瘍, 皮膚變黑, 反復感冒, 都有可能是孩子食物慢性過敏引起的。 很多食物過敏是逐漸累積起來的, 不是說吃一頓就過敏。 所以很多家長發現不了。 當然, 發生過敏的幾率也並不是100%出現, 有些孩子吃了, 也確實不過敏, 能耐受。

如何科學的添加呢?研究表明, 先添加含鐵的米粉最合適, 其次添加的食物是根塊莖蔬菜、水果, 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 七八個月齡後逐漸引入動物性食物, 如魚類、肉類、豆製品。 一歲以後添加雞蛋最安全。 (注意, 雞蛋羹對孩子來說是不合理的配餐方法, 開始添加雞蛋時,

最好以煮老的雞蛋黃開始, 剛開始從六分之一開始最好, 慢慢添加。 )注意, 孩子有個性化差異, 不能教條的照搬, 添加某種食物後, 如果出現明顯的過敏, 一定要停止和退後。

輔食添加總的原則:

從少到多, 如蛋黃從1/6開始, 如無不良反應2~3天加到1/3~1/2個, 漸漸吃到一個。

(2)由稀到稠, 米湯喝10天左右, 稀粥喝10天左右。

(3)從細到粗, 菜水—菜泥—碎菜。

(4)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

(5)在孩子健康, 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 出現反應暫停兩天, 恢復健康再進行。

兒童營養三大法則

自然法則

兒童營養學家一般是鼓勵孩子從自然食物攝取多方面的營養, 營養品越自然越好。 可一些父母總是對自己孩子的生長狀況不滿意, 尤其是一兩歲的寶寶正值厭食期,

最希望能有妙方來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種種營養補充品應運而生。 其實, 你的寶寶真正需要的可能僅是擴展一下食譜而已, 以下幾點原則可供父母參考:

◎ 確定孩子是否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品。 最好與兒科大夫討論一下, 弄清楚孩子真正缺乏的是什麼?能不能用自然食品來提供?或者根本就不缺, 只是大人“杞人憂天”而已?兒科大夫常常發現不少兒童的生長曲線都在正常區間內, 或父母本身就屬於瘦小型, 家長卻一味地認定“營養不良”。

◎ 瞭解營養品的內涵與孩子的體質。 如有的孩子可能有乳糖不耐受症, 那麼含高乳糖的營養品就不適合, 強行給予就會導致腹瀉;某些蛋白質過敏的孩子, 也不能隨意進用高蛋白補品,

否則會誘發過敏反應;更有甚者, 某些產品可能含有類固醇、興奮劑等, 目的雖為增加食用者的胃口, 但其後續的副作用卻是相當嚴重的。

◎ 即使真的營養不良, 也要先全面檢查一下身體, 是否某些疾病暗中作祟, 如心臟病、肺結核、腎臟病等等, 並給以正規的治療, 以消除病根。

◎ 不要被廣告所迷惑。 許多廣告文字可信度低, 如強調高蛋白、高鈣等。 退一步說, 即使宣傳是真實的, 也未必適合你的孩子。 比如有的品牌聲稱為高蛋白, 但蛋白吃多了反會加重腎臟負擔, 不利於體內的新陳代謝;有的品牌添加了高鈣, 如果孩子已從日常食物中攝取到了足量鈣質, 則可能導致體內鈣質過多, 產生食欲不振、腎結石、精神差等後遺症, 幹出弄巧成拙的傻事來。

◎ 營養品應儘量來源於自然。如果農畜產品組合中添加有藥物時(包括維生素),就得小心其含量。因為即使維生素,一旦長時間過量攝取也會有中毒的危險。

◎ 選用濃縮補品,如濃縮魚肝油等,要仔細查看含量,並予以合理的稀釋,否則長期使用對孩子的肝臟、腎臟反而是一種毒害。

需要法則

營養是什麼?確切地說應該是孩子體內所必需或正需要的能量和元素。如果體內不需要,輕者將會成為體內的“垃圾”,重者則可能毒害健康。儘管人體有調節營養元素的功能,但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過承受極限,人體就會與疾病結緣。就說人參吧,本是個好東西,若給孩子吃,將可能發生性☆禁☆早☆禁☆熟、流鼻血、腹瀉等多種弊端。

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除了一般的營養標準外,還要根據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酌情增減或更改。有的孩子需要長肉,有的孩子需要減胖;有的缺鈣、缺硒,有的則缺碘、缺鐵……總之,補充營養要注意個體化,切忌人云亦云,盲目仿效。記住:孩子身體需要的才是營養。

均衡法則

一方面,營養不良的孩子確有存在,另一方面,大批小胖墩“閃亮登場”。這種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奇觀”,表明家長在兒童營養認識上存在一大失誤:營養不均衡。

在孩子的營養平衡法則中,首要一條是熱量平衡。幼兒的熱量除滿足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以及肌肉活動的消耗外,還需滿足身體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其相對需要量高於成人,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約100~110大卡。實際如何呢?研究人員對78名幼兒的調查表明,熱量的平均攝入量每天每公斤達到135大卡,超過生理需求量12%,導致了2人肥胖,6人體重超標。特別是火腿等肉製品、蛋類、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攝取量過高,致使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增加,從而減低了某些礦物質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熱量的攝入量與消耗量應該是趨於平衡,幼兒也能通過食欲來調節熱量的正常攝取,不至於過多或過少。不過,幼兒的這種調節能力有限,如果遷就小兒的嗜好,餵養次數過多,每次的餵養量過大,使小兒的胃腸始終保持食物的充裕狀態,必然打破營養的均衡狀態,造成營養過剩而致小胖墩隊伍日益擴大。

其二是蛋白質平衡。幼兒處於生長發育期,蛋白質不足固然會導致生長減慢或停止,食物消化吸收障礙,腹漲,水腫,貧血等症狀,但過多攝入同樣對健康有害,如引起便秘,腸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現象,並增加體內氨類毒副產物,加重肝腎負擔,使鈣的排出增加,給生長蒙上陰影。 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較高,蛋白質的轉換率也相對比成人高,而且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表現在數量上,更表現在品質上。一般的供給標準為每天每公斤體重2~4克,而且動物性蛋白與豆類蛋白質要占1/3以上,以滿足身體對優質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一份以2歲幼兒為對象的調查結果是,蛋白質每天每公斤攝入量44.4克,占供給量標準的110.8%,占熱能14.7%,優質蛋白質占42.8%,表明蛋白質的供給能滿足生長需要,並有輕度超標;動物性的雞蛋,牛奶,肉類及製品亦存在過多現象。專家建議,兒童吃雞蛋每天不宜超過3個,並適當控制肉類、魚類等動物蛋白的過量攝入,相應增加豆類蛋白和穀類蛋白的攝入量,求得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之間的平衡。

其三是鈣平衡。鈣質長期缺乏,會使孩子發育遲緩,出牙遲,出現抽搐、枕禿、易煩躁、哭鬧等現象,嚴重時會出現軟骨病。我國2歲幼兒的鈣供給標準為每天600毫克,保證幼兒牛奶,豆製品,綠葉菜的供給即能滿足寶寶對鈣的需要。調查資料卻顯示,寶寶鈣的實際供給量遠遜於熱量與蛋白質,出現了“赤字”。在78名幼兒中,31人有輕度缺鈣現象(如枕禿,鈣圈)發生,占總人數40%,鈣的平均攝入量為545.5毫克,與標準量比較相差9.1個百分點。出現缺鈣的原因可能是總熱量攝入過高,生長發育過快,而使鈣相對供給滯後和不足;另一方面蛋白質攝入過多,增加了鈣的丟失。至於鈣的供給途徑,不能單靠補充鈣劑或促鈣吸收因數來增加幼兒鈣的儲備,必需依靠整個膳食的平衡來解決。記住:孩子的營養供給務必均衡。

兒童宜用茶葉枕

如今,市場上枕頭種類型的很多,不同人群應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枕頭。因為不同的枕頭對睡眠品質和身體健康存在較大影響。其中,最適宜兒童的枕頭是茶葉枕。

茶葉枕頭適合新陳代謝旺盛,尤其是頭出汗較多的人使用。兒童睡覺時頭部最容易出汗,常常會弄濕枕頭。而枕頭潮濕後,一些病原微生物、蟎蟲、灰塵等就會沾在枕頭上,甚至誘發支氣管哮喘或感染皮膚病。茶葉枕頭比較透氣,其中綠茶枕頭還有明目清神的作用,更適合兒童使用。

此外,還有很多種類型的枕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蕎麥枕舒服又實用,是天然材質的枕頭,也有很長的歷史。蕎麥具有堅韌不易碎的菱形結構,而蕎麥皮做的枕頭,可以隨著頭頸部的生理曲度而改變形狀,睡起來十分舒服。這種枕頭的清潔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定期放在太陽下晾曬。

學生和上班族可以使用竹炭枕。高溫燒成的竹炭顆粒有豐富內孔面積,可吸汗、消臭,還可釋放負離子活化細胞。經遠紅外線處理後,這種枕頭還可促進腦、肩、頸部血液迴圈,可以舒心寧神、消除疲勞。鼻子過敏的人,也適宜使用這種枕頭。

化纖枕便宜但不實用,因為人造化纖材質不太透氣,使用久了容易變形結塊,缺乏彈性。羽絨枕雖然有一些優點,但多數不能隨頸部生理曲度而成形,且不便清洗。而且,羽絨枕對於防治中老年人常見的頸椎退行性改變引起的疼痛和不適症狀沒有幫助。

結語:研究發現,只要是健康的媽媽在寶寶4-6個月之前都可以提供足夠寶寶營養需要的乳汁。(文章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刊期:2012.06,作者:劉海燕,蘭政文,戴光明,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營養品應儘量來源於自然。如果農畜產品組合中添加有藥物時(包括維生素),就得小心其含量。因為即使維生素,一旦長時間過量攝取也會有中毒的危險。

◎ 選用濃縮補品,如濃縮魚肝油等,要仔細查看含量,並予以合理的稀釋,否則長期使用對孩子的肝臟、腎臟反而是一種毒害。

需要法則

營養是什麼?確切地說應該是孩子體內所必需或正需要的能量和元素。如果體內不需要,輕者將會成為體內的“垃圾”,重者則可能毒害健康。儘管人體有調節營養元素的功能,但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過承受極限,人體就會與疾病結緣。就說人參吧,本是個好東西,若給孩子吃,將可能發生性☆禁☆早☆禁☆熟、流鼻血、腹瀉等多種弊端。

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除了一般的營養標準外,還要根據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酌情增減或更改。有的孩子需要長肉,有的孩子需要減胖;有的缺鈣、缺硒,有的則缺碘、缺鐵……總之,補充營養要注意個體化,切忌人云亦云,盲目仿效。記住:孩子身體需要的才是營養。

均衡法則

一方面,營養不良的孩子確有存在,另一方面,大批小胖墩“閃亮登場”。這種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奇觀”,表明家長在兒童營養認識上存在一大失誤:營養不均衡。

在孩子的營養平衡法則中,首要一條是熱量平衡。幼兒的熱量除滿足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以及肌肉活動的消耗外,還需滿足身體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其相對需要量高於成人,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約100~110大卡。實際如何呢?研究人員對78名幼兒的調查表明,熱量的平均攝入量每天每公斤達到135大卡,超過生理需求量12%,導致了2人肥胖,6人體重超標。特別是火腿等肉製品、蛋類、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攝取量過高,致使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增加,從而減低了某些礦物質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熱量的攝入量與消耗量應該是趨於平衡,幼兒也能通過食欲來調節熱量的正常攝取,不至於過多或過少。不過,幼兒的這種調節能力有限,如果遷就小兒的嗜好,餵養次數過多,每次的餵養量過大,使小兒的胃腸始終保持食物的充裕狀態,必然打破營養的均衡狀態,造成營養過剩而致小胖墩隊伍日益擴大。

其二是蛋白質平衡。幼兒處於生長發育期,蛋白質不足固然會導致生長減慢或停止,食物消化吸收障礙,腹漲,水腫,貧血等症狀,但過多攝入同樣對健康有害,如引起便秘,腸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現象,並增加體內氨類毒副產物,加重肝腎負擔,使鈣的排出增加,給生長蒙上陰影。 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較高,蛋白質的轉換率也相對比成人高,而且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表現在數量上,更表現在品質上。一般的供給標準為每天每公斤體重2~4克,而且動物性蛋白與豆類蛋白質要占1/3以上,以滿足身體對優質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一份以2歲幼兒為對象的調查結果是,蛋白質每天每公斤攝入量44.4克,占供給量標準的110.8%,占熱能14.7%,優質蛋白質占42.8%,表明蛋白質的供給能滿足生長需要,並有輕度超標;動物性的雞蛋,牛奶,肉類及製品亦存在過多現象。專家建議,兒童吃雞蛋每天不宜超過3個,並適當控制肉類、魚類等動物蛋白的過量攝入,相應增加豆類蛋白和穀類蛋白的攝入量,求得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之間的平衡。

其三是鈣平衡。鈣質長期缺乏,會使孩子發育遲緩,出牙遲,出現抽搐、枕禿、易煩躁、哭鬧等現象,嚴重時會出現軟骨病。我國2歲幼兒的鈣供給標準為每天600毫克,保證幼兒牛奶,豆製品,綠葉菜的供給即能滿足寶寶對鈣的需要。調查資料卻顯示,寶寶鈣的實際供給量遠遜於熱量與蛋白質,出現了“赤字”。在78名幼兒中,31人有輕度缺鈣現象(如枕禿,鈣圈)發生,占總人數40%,鈣的平均攝入量為545.5毫克,與標準量比較相差9.1個百分點。出現缺鈣的原因可能是總熱量攝入過高,生長發育過快,而使鈣相對供給滯後和不足;另一方面蛋白質攝入過多,增加了鈣的丟失。至於鈣的供給途徑,不能單靠補充鈣劑或促鈣吸收因數來增加幼兒鈣的儲備,必需依靠整個膳食的平衡來解決。記住:孩子的營養供給務必均衡。

兒童宜用茶葉枕

如今,市場上枕頭種類型的很多,不同人群應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枕頭。因為不同的枕頭對睡眠品質和身體健康存在較大影響。其中,最適宜兒童的枕頭是茶葉枕。

茶葉枕頭適合新陳代謝旺盛,尤其是頭出汗較多的人使用。兒童睡覺時頭部最容易出汗,常常會弄濕枕頭。而枕頭潮濕後,一些病原微生物、蟎蟲、灰塵等就會沾在枕頭上,甚至誘發支氣管哮喘或感染皮膚病。茶葉枕頭比較透氣,其中綠茶枕頭還有明目清神的作用,更適合兒童使用。

此外,還有很多種類型的枕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蕎麥枕舒服又實用,是天然材質的枕頭,也有很長的歷史。蕎麥具有堅韌不易碎的菱形結構,而蕎麥皮做的枕頭,可以隨著頭頸部的生理曲度而改變形狀,睡起來十分舒服。這種枕頭的清潔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定期放在太陽下晾曬。

學生和上班族可以使用竹炭枕。高溫燒成的竹炭顆粒有豐富內孔面積,可吸汗、消臭,還可釋放負離子活化細胞。經遠紅外線處理後,這種枕頭還可促進腦、肩、頸部血液迴圈,可以舒心寧神、消除疲勞。鼻子過敏的人,也適宜使用這種枕頭。

化纖枕便宜但不實用,因為人造化纖材質不太透氣,使用久了容易變形結塊,缺乏彈性。羽絨枕雖然有一些優點,但多數不能隨頸部生理曲度而成形,且不便清洗。而且,羽絨枕對於防治中老年人常見的頸椎退行性改變引起的疼痛和不適症狀沒有幫助。

結語:研究發現,只要是健康的媽媽在寶寶4-6個月之前都可以提供足夠寶寶營養需要的乳汁。(文章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刊期:2012.06,作者:劉海燕,蘭政文,戴光明,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