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清除腸道廢物 每天排便幾次最正常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 缺乏運動, 便秘的患者增多, 有的甚至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 而每次排便都為幾天前的食物殘渣, 廢物在身體內停留的時間過長, 造成肝臟和腎臟負荷, 長久下來就會導致大腸內會長出息肉, 增加患大腸癌的幾率。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營養學博士吳永志公佈其養生秘訣中, 其中有一條是:每天保持三次大便, 如果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 吳先生認為, 我們每天食用三餐, 最好也要能保持有三次排便, 在十二點前就有兩次排便。 另外一次, 在下午或睡前都可以。 一天如果是能保持三到四次排便,

不僅可以排除體內宿便, 還能確保吃進去的食用油、脂肪, 不被回收到肝臟, 藉以減輕肝臟負擔。 將大腸清除乾淨, 而非把大腸變成累積廢物的垃圾場或化糞池。

到底一天排幾次大便才正常呢?

如果按照吳先生的說法, 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 估計現在都市人90%以上都便秘。 但一天3-4次大便是不是有點勉為其難呢?一般而言, 保持規律的每天排便1次較為理想。 從時間上說, 一天24小時對人體而言是一個時間節律週期, 養成每天定時的排便習慣, 會使排便成為身體一種週期性、節律性的機能, 從而使排便成為輕而易舉、自然而然而得以完成, 而不會成為人們的負擔。

當然有的人一天會排便3-4次, 如果沒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異常,

也可視為正常現象。 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腸道廢物, 沒有必要人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 因為對於沒有養成每天3-4次的排便習慣者, 機體沒有生理性的排便條件反射, 以致常無便意, 排便成為負擔, 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排便是有“天時”的

人類經過進化, 遺留了兩個排便“黃金時間”:一個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個是吃完早飯後的“胃-大腸反射”。

早上一覺起來, 由躺變坐再到站, 大腦會給大腸發一個資訊, 使腸道蠕動, 腸道便會產生一種巨大的蠕動波, 幫助你把大便推出來。 此時, 你無需太用力, 大便就能順利排出。 你應該養成好習慣, 每天早晨起床後到廁所蹲個5分鐘, 即使拉不出也要堅持下去。

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

進食後, 胃會通知大腸趕快運動, 造就另一個排便“天時”。

排便不僅是身體活, 也是心理活

排便, 表面看起來就是臀部肌肉協調地收縮。 其實也有“心理戲”。 很多年輕人便秘跟工作忙碌壓力大, 心情緊張、不放鬆有關, 日積夜累形成習慣性便秘。

環境的改變也容易引發便秘, 其本質還是由於精神緊張。 例如, 寶寶的生活環境改變了, 比如搬家、換了一個保姆。 不過, 這些都是臨時性的便秘。

潤滑肛門可協助糞便排出

偶然的便秘、長期臥床者的便秘, 別忙著吃瀉藥, 可使用一些輔助排便措施, 如開塞露、甘油栓潤滑肛門, 協助糞便排出。 擠入後要讓藥液停留在腸內至少3~15分鐘, 讓藥液軟化糞塊才排便。

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些緩瀉劑,

如乳果糖口服液、容積性泄劑等, 通過增加腸道內的水分緩解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