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根據其誘發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分為多種類型, 主要有假性失眠、原發性睡眠障礙、繼發性睡眠障礙。 每一種睡眠障礙都有其不同的誘發原因及症狀表現, 因此對其診斷也是有所區別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瞭解失眠病因分類方法。
1.假性失眠 患者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但常主訴睡眠不足。
2.原發性睡眠障礙 長期夜間睡眠障礙, 無可解釋失眠的神經病學症狀, 抑鬱或其他精神障礙和軀體疾病, 部分患者可為終身性, 與夜間睡眠僅需3~4h即可滿足的正常人群不同, 該類患者常出現部分睡眠剝奪的症狀,
3.繼發性睡眠障礙 又稱環境性失眠, 常因軀體疾病或疼痛引發的繼發性失眠, 或因濫用藥物, 抑鬱, 持續時間常較短暫, 常見誘因為:
精神因素:多種精神疾病都可引發失眠的發生, 如抑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等。 其中興奮和焦慮為短期失眠的主要因素, 以入睡困難為主;抑鬱症, 焦慮症為長期失眠的主要因素, 以時常覺醒, 晨醒過早為主, EEG記錄可見散在的覺醒期明顯延長和增多;神經衰弱者因為記得各個覺醒期中聽到的或看到的各種環境刺激而煩惱,
藥物因素:苯丙胺, 咖啡因, 麻黃堿, 氨茶鹼, 異丙腎上腺素等均可致失眠, 長期服用一般安眠藥常可致REM睡眠的相對減少, 停藥後可因反跳而產生噩夢。
軀體原因:不安腿綜合征常致患者入睡困難, 關節或神經受累所致的疼痛, 消化性潰瘍或腫瘤所致的腹部不適, 心肺疾病常致覺醒次數增加, 甲狀腺功能亢進伴發的心悸等, 均可出現失眠。
環境因素:由於工作或生活上的變化, 如夜班倒班, 搬家, 乘坐車船, 航空旅行的時差, 以及寢室中的亮光, 噪音等均可導致失眠, 一般均能在短期內適應。
通過上述的介紹之後我們應該對睡眠障礙有了更深次的瞭解及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