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大寒過後 進補要減

兩天前, 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 再過不到兩周就是立春了。 寒冷冬天的到來, 也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 祖國傳統的養生學最核心的內容是“天人合一”。 季節變化了, 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有所反應, 生活方式也要有所改變。

“《呂氏春秋》雲:天生陰陽寒暑燥濕, 四時之化, 萬物之變, 莫不為利, 莫不為害。 聖人察陰陽之宜, 辨萬物之利, 以便生, 故精神安乎形, 而壽長焉。 ”自古有“小寒大寒, 冰冷成團”之說。 這個時節之害是“寒毒”。 尤其是每年大寒過後, 老慢支、心腦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更加難熬, 而即使是平時比較健康的青壯年,

也容易因突如其來的寒潮患上感冒。 宋朝醫家朱肱在其所著的《類證話人書》中有很好的提示:“嚴寒當令, 為殺厲之氣, 君子善攝生。 當嚴寒之時, 行住坐臥, 護身周密, 故不犯寒毒。 ”朱肱提倡日常起居應認真周密地保暖身子, 以達到當下能“不犯寒毒”的目的。 這還只是善攝生的君子考慮到的淺層之義, 更深一層的意義是《黃帝內經》中強調的冬三月應“閉藏”以養精(調養腎氣)。 總之, 無論是為防眼前的“寒毒”還是為避來日的“暑傷”, “行住坐臥”都應“護身周密”。

■進補應適當減量

《黃帝內經》將一年的氣候大致分為六個階段, 大寒至立春即是其中的一個階段。 大寒為“冬三月之末”, 又與立春相承接, 在這個承前啟後的時節裡,

大自然陰氣極盛, 陽氣沉降到極點並準備生髮。 這個階段的養生除了要繼續注重滋補腎陰之外, 還要兼顧養肝, 因為春天陽氣生髮, 也是人體肝氣生髮的季節, 飲食起居上也應考慮到季節的變換, 為開春陽氣生髮、肝氣條達打好基礎。

民諺有“大寒大寒, 防風禦寒, 早喝人參、黃芪酒, 晚服杞菊地黃丸”之說。 “防風禦寒”直白易懂, 但為何要“早喝人參、黃芪酒, 晚服杞菊地黃丸”呢?人參、黃芪是提氣助氣之物, 泡成酒, 在早上升陽之時喝, 對氣虛之人有一定的補益作用;而杞菊地黃丸為滋腎養肝之品, 在晚上陰氣較盛之時服用, 有斂陰益精的功效, 通過早補陽、晚滋陰而達到陰陽平衡的道理。 但這種“民間智慧”也不是人人適用,

比如, 有高血壓、心臟病者, 就不宜一早起來喝人參、黃芪酒。 該如何進補, 還是諮詢醫生為宜。

大寒來到, 顧名思義, 大寒即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這時的北方, 已是冰天雪地, 到處銀裝素裹。 而相對暖和的南方, 也陸續出現一年中的低溫。 這個與立春相接應的嚴寒時節, 大自然陰氣極盛, 陽氣沉降至極並準備生髮。 在這個承前啟後的節氣裡, 防風禦寒是第一要務, 而進補則不宜太過。

■大寒過後的常用滋補方

糖醋胡蘿蔔絲:胡蘿蔔半斤, 薑、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胡蘿蔔洗淨切絲, 生薑切絲備用。 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薑絲, 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蘿蔔絲, 煸炒2分鐘後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 加入鹽至菜熟後入味精調味,

盛盤即可。 下氣補中, 利胸膈, 調腸胃, 安五臟。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胡蘿蔔中含有“琥珀酸鉀鹽”, 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 高血壓患者也可榨汁飲之。 )

牛奶粥:牛奶半斤, 粳米100克。 粳米淘洗乾淨, 放入鍋內倒入清水, 大火煮沸後, 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 加入牛奶, 繼續煮至成粥。 潤肺通腸, 補虛養血。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30克, 生薑30克, 羊肉500克。 當歸、生薑清水洗淨順切大片備用, 羊肉剔去筋膜, 洗淨切塊, 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 撈出晾涼備用。 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 將羊肉下入鍋內, 再下當歸和薑片, 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後, 打去浮沫, 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 取出當歸、薑片, 喝湯食肉。 溫中, 補血, 散寒。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