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 氣候乾燥, 晝夜溫差大, 我們的養生方式也隨之做了調整。 特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秋季養生要格外注意。 究竟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養生, 在哪些方面要特別注意呢?>>>>>>【秋季養生特別策劃—養陰防燥潤肺是根本】
糖尿病患者養生注意六點
1、滋潤養陰
秋季天氣乾燥, 中醫裡面“燥”也是一種損傷人體的邪氣, 最容易損傷肺。 而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的體質, 對燥邪更為敏感, 故應注意防燥。 因此, 秋季飲食應以甘淡滋潤為主。 梨、柑橘、荸薺、枇杷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陰潤肺功效。 蘿蔔、黃瓜、冬瓜、花菜、白菜等應時蔬菜性質寒涼,
2、早睡早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說:“秋三月,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 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這是順應秋季養生之道的起居方式。 秋天陽氣逐漸收斂, 陰氣逐漸增長, 人們應根據四時陰陽變化早睡早起。 初秋天氣變化無常,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 最易感冒, 特別是老年患者應及時增減衣服,
3、增強免疫, 注意保暖
秋天早晚溫差大, 容易感冒。 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婦科感染等疾病, “糖尿病患者”們一定要高度警惕, 尤其是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老年患者, 一旦感染, 病情會加重, 血糖易升高, 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適當運動
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機。 適當的運動可使人體上下之氣貫通, 臟腑功能增強, 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糖尿病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可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質代謝, 有利於控制血糖穩定。 因此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運動項目, 如慢跑、氣功、打太極拳、散步等。 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 防止低血糖發生。
秋季風沙大,
5、愉悅心情
深秋凋零的景象, 容易使人情緒不穩, 糖尿病患者血糖也易隨之波動。 《素問》曰:“秋三月, 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 ”也就是說, 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寧, 切忌暴躁易怒, 注意收斂神氣。 患者可通過參加一些適合自己的活動, 如品茗、下棋、練書法、吟詩頌詞、賞花、繪畫等怡情養性, 保持心情愉悅, 以利於血糖穩定。
6、及時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們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 科學用藥, 每3個月要做一次糖化血糖蛋白,
7、糖尿病患者正確認識“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 但糖尿病人並不適合在天氣轉涼時刻意不添加衣物, 來鍛煉禦寒能力。 如果要秋凍, 可以選擇下午相對暖和時開始鍛煉, 隨著氣溫的降低, 讓身體慢慢適應冷空氣。
實際上,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併周圍血管神經病變, 導致微循環障礙, 本身局部供血就較差, 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 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而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又是“難兄難弟”, 常常合併起來, 冷空氣的刺激就更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加重病情, 甚至導致心梗等惡性事件。
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完全拒絕耐寒鍛煉, 畢竟, 通過耐寒鍛煉可以為抵禦冬季的嚴寒打下基礎。 其實, 秋凍並不僅僅是天涼時少添衣服, 最主要的還是加強耐寒鍛煉。 糖尿病患者在鍛煉時間上要有講究, 不要在清晨氣候較涼的時候出去, 此時身體一下子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會導致血管痙攣。 可以選擇下午相對暖和時開始鍛煉, 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 氣溫也在一點點變涼, 血管接受冷空氣時有了“過渡期”, 自然不會容易痙攣。
在運動方式上宜選擇較為舒緩的全身運動, 如慢跑、打太極拳等, 這些運動能夠充分活動開周身的血管, 促進血液迴圈, 加速新陳代謝, 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這樣耐寒能力就增強了。
另外,糖尿病人的耐寒鍛煉最好不要選擇常人的洗冷水浴,因為糖尿病人的感覺神經末梢並不敏感,當感覺到寒冷時身體可能已經受涼而容易感冒。
中醫秋季茶飲幫糖尿病患者生津解渴
中醫把糖尿病稱之為“消渴病”,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為特徵,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在治療上,中醫也一直強調“藥食同源”,通過一些茶飲,幫助糖尿病患者生津解渴。
石榴幹綠茶
材料:芭樂幹10g,苦瓜幹10g,綠茶適量。
方法:將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利濕、生津止渴、消脂減肥的作用,適用于燥熱偏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煩渴多飲、口燥咽幹、小便混濁等。該茶性寒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山楂荷草茶
材料:山楂10g,荷葉10g,草決明15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瀉火、活血化淤、消脂降壓的作用。適用于胃熱熾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口臭、口渴、大便秘結、小便黃、血脂高、血壓高等。該茶性寒涼,體質虛寒、有泄瀉之症或低血壓患者慎用。
桑菊子茶
材料:桑葚子15g,菊花10g,枸杞子10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養陰清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腎陰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頭暈目眩、目幹、耳鳴、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皮膚乾燥等。
黃玉茶
材料:黃芪15g、鮮玉米須30g(或幹玉米須10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瓦鍋內,中火燒沸,再用小火煮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益氣利水、降糖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氣虛的糖尿病或糖尿病腎病患者,症見面色萎黃無華、口乾舌燥、容易疲勞、水腫等。
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什麼,你瞭解到了嗎?
另外,糖尿病人的耐寒鍛煉最好不要選擇常人的洗冷水浴,因為糖尿病人的感覺神經末梢並不敏感,當感覺到寒冷時身體可能已經受涼而容易感冒。
中醫秋季茶飲幫糖尿病患者生津解渴
中醫把糖尿病稱之為“消渴病”,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為特徵,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在治療上,中醫也一直強調“藥食同源”,通過一些茶飲,幫助糖尿病患者生津解渴。
石榴幹綠茶
材料:芭樂幹10g,苦瓜幹10g,綠茶適量。
方法:將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利濕、生津止渴、消脂減肥的作用,適用于燥熱偏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煩渴多飲、口燥咽幹、小便混濁等。該茶性寒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山楂荷草茶
材料:山楂10g,荷葉10g,草決明15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瀉火、活血化淤、消脂降壓的作用。適用于胃熱熾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口臭、口渴、大便秘結、小便黃、血脂高、血壓高等。該茶性寒涼,體質虛寒、有泄瀉之症或低血壓患者慎用。
桑菊子茶
材料:桑葚子15g,菊花10g,枸杞子10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養陰清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腎陰虛的糖尿病患者,症見頭暈目眩、目幹、耳鳴、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皮膚乾燥等。
黃玉茶
材料:黃芪15g、鮮玉米須30g(或幹玉米須10g)。
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瓦鍋內,中火燒沸,再用小火煮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益氣利水、降糖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氣虛的糖尿病或糖尿病腎病患者,症見面色萎黃無華、口乾舌燥、容易疲勞、水腫等。
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什麼,你瞭解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