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 身體能量消耗大而進食較少, 因而在氣溫漸低的秋天, 就有必要調補一下身體, 也為寒冬的到來蓄好能量。 人們常常會因快節奏的生活而忽視對日常飲食的要求, 很多人僅僅滿足於單純的吃飽就好, 忽視了營養的合理搭配。
1.豆腐與菠菜忌同煮
豆腐是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後製成的。 鹽鹵中有氯化鎂, 石膏含有硫酸鈣, 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 它可與氯化鎂、硫酸鈣發生化學反應, 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鎂或草酸鈣的白色沉澱。 人體不能吸收鈣鹽和鎂鹽, 因此, 菠菜與豆腐同煮是不科學的。
2.紅、白蘿蔔忌同煮
紅蘿蔔與白蘿蔔同煮是不科學的, 因紅蘿蔔中含有一種抗壞血酸酵酶, 能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 二者合煮便降低了白蘿蔔的營養價值。 因此, 紅蘿蔔與白蘿蔔要分開加工。
3.豬肉與田螺忌同食
豬肉酸冷寒膩, 田螺大寒, 二物同屬涼性, 且滋膩易傷腸胃。 故不宜同食。
4.牛肉與栗子忌同燉共炒
牛肉甘溫, 補中益氣, 補脾胃壯腰腳;栗子甘咸而溫, 益氣厚腸胃, 補腎氣。 從食物藥性看二者並無矛盾;但從營養成分看, 栗子除含蛋白質、糖、澱粉、脂肪外, 富含維生素C, 每100克中高達40毫克。 此外, 尚含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脂肪酸。 栗子中的維生素C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生反應, 削弱栗子營養價值。 而且,
5.雞蛋與豆漿忌同食
經常食用的雞蛋和豆漿, 都是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 從科學飲食角度而言, 二者同時食用, 會降低其營養價值。 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 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 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 雞蛋的蛋清裡含有球性蛋白, 它可以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 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 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 所以, 豆漿與雞蛋或蛋類食物, 要間隔一段時間再食用, 不宜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