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性胃炎對患者的危害是什麼

得了慢性胃炎對我們身體帶來的危害是相當的大的, 所以患者一定要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只有通過早期的治療病情才會有利於緩解而且也會降低治療的難度, 那麼慢性胃炎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呢?以及慢性胃炎是怎麼引起的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資料吧!

慢性胃炎的危害性有哪些呢!

1、胃潰瘍

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 存在明顯的炎症刺激, 胃粘膜萎縮變薄, 併發糜爛、潰瘍, 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以免延誤診治。

2、貧血

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後伴有兩種貧血:1、巨幼紅細胞貧血,

即惡性貧血。 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 2、缺鐵性貧血。 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 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3、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1。 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 以黑便為主要表現, 若出血量大時, 可突然吐血, 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4、胃癌前期

據國際衛生組織統計, 在胃癌高發區, 經10-20年隨訪, 平均胃癌發生率為10%, 他們的發展脈絡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 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

慢性胃炎是怎麼引起的呢!

一.急性胃炎病因

可由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 此外, 精神神經功能障礙,

應激狀態或各種因素所致的機體變態反應均可作為內源性刺激因數, 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損害。

二.慢性胃炎病因

現已明確Hp感染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 有人將其稱為Hp相關性胃炎。 但其他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長期反復作用于易感人體也可引起本病。 病因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即可形成慢性病變。 在芬蘭農村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作胃黏膜檢查, 證實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先有淺表性炎症最後變為不可逆的萎縮性炎症。 從臨床觀察也有證據說明這一問題。 青年人多為淺表性胃炎, 老年人多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與萎縮性胃炎又常同時存在于同一個病人;另外回顧性胃黏膜活組織檢查也發現一部分淺表性胃炎數年之後可變為萎縮性胃炎目前認為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因素作用造成。

1.幽門螺桿菌感染 1982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分離出一種微嗜氧, 觸酶陽性, 具有尿素酶活性的革蘭陰性螺旋菌, 3μm×0.5μm大小, 呈彎曲狀或S字形一端有2~6根帶鞘鞭毛。 活動性胃炎95%有此種細菌感染, 起初命名為彎麴菌樣微生物, 以後又更名為幽門彎麴菌 , 1989年根據其生化和形態學特點再次更名為幽門螺桿菌。

2.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食物及進食粗糙食物或吸煙等。 這些因素反復作用於胃粘膜, 使其充血水腫。

3.胃粘膜長期淤血缺氧。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閘脈高壓症的病人, 胃粘膜長期處於淤血、缺氧, 引起營養障礙導致胃炎。

通過對上述班上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慢性胃炎的一些相關知識, 有了更多的認識, 所以當患有胃炎的時候, 千萬不可大意, 只有堅持有效的治療方法病情才會得到更好的恢復而且也會降低治療的難度, 在治療期間還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