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潛證指疾病顯露之前的各種潛在反映類型。 一般而言, 辨證論治指疾病發生後, 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和治療原則的確定。 證, 指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辨證雖然包括對疾病病因的分析和疾病全過程的綜合, 但重點在於疾病發生之後的顯證。
然而, 任何一個疾病都不但有發病後的顯證階段, 尤其還有發病前的潛證階段。 即在疾病發作之前皆有一個長短不一的醞釀階段, 這個階段同樣可分為各種類型, 這些類型由於和發病後的顯證相對而言較為隱蔽, 故稱之為潛證。
潛證並非隱而不露,
對於疾病的全過程來說, 在潛證階段為匿病, 在顯證階段為發病。 辨證論治一般著重於疾病的顯證階段, 然而實際上疾病在顯證之前即早已開始。 疾病的預測(包括潛證、先兆潛證、先兆證)則立足於疾病顯證前的潛證階段。 潛證意味著疾病的早期階段,
在疾病的潛證階段及早進行阻截治療, 可以阻止疾病的發生。 如腸癰(闌尾炎)病人, 在病發前不少病人已有口幹、尿黃、便秘、少腹不適等熱毒內聚潛證, 發作後則轉化為顯證, 口渴、舌苔黃、舌質紅, 尿黃、大便不通明顯化, 程度加重, 腹痛明顯、甚至發熱。 如在發作前的潛證醞釀階段即及時清泄實熱、解除熱毒內聚, 則有阻截潛證向顯證演進的可能, 如是, 闌尾炎的發作便可防患於未然, 至少也可減輕程度。
另外, 潛證的遠期意義還在於潛伏著疾病更早的原胚階段,
還有, 疾病在發生轉變惡化的時候也心然有先兆發出, 及時進行阻截可起到減輕病證、甚至轉危為安的作用。 如危重病人出現不祥信號, 即迅速阻截治療則可以及早防止病情惡化。 如腎功能不好的病人出現噁心,
上述說明, 超早期階段是疾病潛證產生的土壤, 潛證是疾病在發作前的早期階段, 先兆症是根源於潛證的早發信號, 報標症是先兆信號中的首見症。 疾病發作後的階段為顯證, 疾病轉化的徵兆為變兆, 惡化的信號為凶兆, 掌握住這些早期先兆的規律是疾病預測的核心。
總之, 任何一種疾病, 無論其處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和程度反映於外, 也即無論超早期階段、早期階段和前夕階段都存在著時隱時現的潛證和先兆信號, 說明疾病的預測是有背景的, 潛證的阻截也是可以實現的。 綜上所述, 疾病的預測及阻截治療, 不但對開闢中醫辨證論治的新領域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