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 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症狀表現為半側面肌陣發性的不自主抽動, 病因目前尚不明確。 當它發生在冬季時, 往往會被患者誤認為是“凍”出來的生理反應, 不值得大驚小怪。 但事實上, 它是一種令人尷尬,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疾病。 只有正確的認識它、及早付諸治療才能儘快地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面肌痙攣除了被誤以為是天冷造成的之外, 還由於其發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後, 不少患者也會誤以為這是機體老化的一種反應, 從而任其發展。 據醫生介紹, 臨床上很多患者即使到了疾病的晚期仍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面肌痙攣,
其實, 面肌痙攣的症狀較為典型, 患者只要根據以下特徵即可自行判斷。
1、以一側眼瞼開始的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 隨著時間延長可擴展至同側面部的其他面肌, 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最為常見。
2、抽搐反復發作, 自己不能控制, 多在精神緊張和與人交談時加重。
3、嚴重者會致使眼睛不能睜開, 口角歪斜, 無法正常地工作或學習。
當然, 面肌痙攣還需要與面癱後遺症、特發性眼瞼痙攣、習慣性面肌痙攣、手足徐動症以及舞蹈病等疾病相互鑒別開, 因此, 如果有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及早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 獲得準確的診斷後才能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