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準是蹭蹭往上竄, 所以不只是上年紀的人開始關注養生的方式了, 有很多小姑娘對於養生的方式也是十分熱衷的, 尤其是女孩的身體一般都是有濕氣的。 那麼, 及時祛除濕氣是至關重要的。 養生這種事情, 是越早開始進行對自己的的身體健康越有幫助, 所以我們要早早的開始進行。 不要等到“城裡人"玩剩下了我們才開始。
1、薺菜車前子飲。 薺菜30克(鮮品50克), 車前子15克(紗布包)。 薺菜洗淨, 與車前子一同放入砂鍋, 加入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 小火熬煎20分鐘即成。 清熱、利水、消腫,
2、茵陳蜂蜜茶。 茵陳10g, 蜂蜜適量。 將茵陳用冷開水適量浸泡片刻, 而後去掉冷開水, 再加入蜂蜜及開水, 浸泡飲服。 茵陳性苦、微寒, 歸脾胃、肝膽經, 可清熱、利濕、退黃, 一直被中醫臨床視為醫治黃疸的要藥。
3、板藍根菊飲。 板藍根30克, 菊花晶2匙。 板藍根加水煎湯, 加入菊花晶飲用, 每日1次。 有清熱疏風, 明目解毒功效。 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4、黃花菜飲。 黃花菜(幹品)15克。 將黃花菜洗淨加水適量煎湯, 代茶飲。 有清熱利尿, 退黃疸功效。 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急性黃疸型肝炎。
5、茵陳荷葉大棗飲。 茵陳20克、荷葉1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 將洗淨的茵陳、荷葉、大棗、炙甘草、生薑放入湯鍋裡, 加水2升,
6、玉米須茶。 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乾樣約10克)、綠茶10克左右。 將玉米須放入盛有綠茶的杯中, 沖入沸水250毫升, 稍悶一下。 在中藥裡, 玉米須又稱“龍鬚”, 味甘性平, 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等功能。
7、五汁飲。 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 麥冬50克。 上述五味洗淨去皮後, 使用器械或容器, 粉碎絞汁飲用。 有清熱解毒, 生津止瀉功效, 適用於慢性肝膽濕熱型。
8、蒲公英茶。 蒲公英30克, 茵陳10克, 郁金15克, 黃芩10克, 甘草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酌情加減。 清熱解毒、祛濕、疏肝解鬱。 適用於肝膽濕熱、肝氣鬱結引起的膽囊炎。
以上的介紹就是小編出於對自己身體健康保證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