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肩運動:處於坐位或是立位。 兩肩處於放鬆的聳動, 幅度從弱到強。 每天持續兩次, 每次在50-120下。 可根據自己病情酌情考慮。
拉肩運動:後伸壓肩, 背地桌面, 雙手扶桌, 反復下蹲, 重複10次, 練習肩關節後伸功能。
甩手運動:兩腳分開站立, 先用手揉擦肩部, 使局部肌肉鬆弛, 然後甩動手臂, 先前後, 後左右, 甩動幅度由小到大(與身體呈30~90度), 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鐘30~60次), 每次1~5分鐘。
爬牆運動:面對牆壁,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 上肢前伸, 手指做爬牆運動和由低逐漸增高, 使肩臂肌肉有牽拉感, 重複10次, 堅持練習。
鍛煉方法
劃圈法:劃圈動作應象太極拳一樣,
拉輪練習:在牆或樹上安一滑輪, 並穿過一繩, 兩端各系一小木棍, 上下拉動鍛煉。
梳頭動作: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枕後、耳後, 向前、縱向繞頭一圈, 類似梳頭動作, 每次可15~20次, 每天3~5次。
屈肘甩手: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於床上, 上臂貼身, 屈肘, 以肘部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展翅:站立, 上肢自然下垂, 雙臂伸直, 手心向下緩緩向上用力抬起, 到最大限度後停10秒鐘左右, 然後回到原處,
體後把手:自然站立, 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後伸姿勢下, 健側手拉住患側手或腕部, 逐漸向健側和上方牽拉。
頭枕雙手:仰臥位, 兩手十指交叉, 掌心向上放於頭後部(枕部), 先使兩肘儘量內收, 然後再儘量外展。
旋肩:站立, 患肢自然下垂, 肘部伸直, 患臂由前向後劃圈, 幅度由小到大。 離子導入法或理療方法均可改善血運, 消除肌肉痙攣, 防止粘連, 並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在早期或疼痛較重時病人可服用消炎鎮痛藥物, 如雙氯滅痛、芬必得、扶他林等藥物, 或舒筋活血藥物如強力天麻杜仲丸、大活絡丹、疏風定痛丸等, 也可外用止痛噴霧劑、紅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