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飲食食譜>正文

夏末初秋吃什麼 推薦10種食物及其食譜

夏末初秋, 我們飲食習慣會產生較大的改變, 飲食上可以適當多吃些潤肺的食物。 在夏秋交替這個季節, 不應過分地進補, 切忌頓頓大魚大肉。 應該平補, 由於天氣乾燥, 可以吃一些清爽潤肺的食物, 如百合、蜂蜜、梨水加冰糖等。 要注意平衡飲食, 注意蔬菜和肉類的合理搭配, 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膩的食物。 老人由於脾胃功能下降, 所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而且要少食多餐, 這樣才不至於讓胃腸負擔太重。 下面為你介紹適合夏末初秋的食物及其食譜。

夏末初秋吃什麼?

一、銀耳

銀耳營養豐富, 是保健佳品。

銀耳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並含有脂肪、蛋白質、硫、磷、鎂、鈣、鉀、鈉等。 能潤肺化痰, 養陰生津, 做菜或燉食可治陰虛肺燥, 乾咳無痰或痰黏稠, 嚦幹口渴等症。

燕窩銀耳羹

原料:取燕窩1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燕窩先用清水刷一遍, 再放入熱水中浸泡3—4小時, 然後擇去毛絨, 再放入熱水中泡1小時可取用;銀耳用清水浸泡1小時即可。 用瓷罐或蓋碗盛入燕窩、銀耳、冰糖, 隔水燉熟後服食。

二、蓮子

精緻、典雅、淡泊是許多人心中蓮的寫照, 而與蓮相關的菜肴, 無論是蓮葉、蓮藕, 還是蓮子, 都有鎮靜安神、補中益氣、清肺潤髒、聰耳明目的滋補功效。 現在正是蓮的收穫季節。 夏末秋初, 吃點與蓮相關的菜肴, 不但能增進食欲,

還能滋補元氣。

蓮子百合糯米粥

原料:蓮子, 百合, 糯米, 白糖。

做法:蓮子、百合少許, 洗淨後在水中泡20分鐘;糯米洗淨在鍋中煮開, 置小火約10分鐘後, 下泡好的蓮子和百合;將蓮子、百合、糯米煮至稠, 放入適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夏末初秋吃什麼

三、老鴨湯

暑熱仍未走, 人體還是容易出現燥熱上火, 暑濕困脾, 而鴨肉養肝益氣, 補而不燥, 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在夏末初秋的現在喝老鴨湯能起到溫補的作用。 鴨全身都是寶。 鴨肉味甘、鹹、性涼, 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適用于骨蒸勞熱、小便不利等。 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 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 老母鴨能補虛滋陰, 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人有唇幹口燥它能緩之,

人有陰虛發熱它能解之”。 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之力。 鴨蛋具有滋陰補虛、清熱潤燥之功。

酸蘿蔔老鴨湯

原料:鴨子0.5只、白蘿蔔100克 配料:酸蘿蔔50克、蔥3段、薑6片、料酒15毫升、白糖15克、白胡椒10克、鹽少量。

做法:鴨子洗淨後切成塊, 白蘿蔔切成無名指長短的段。 酸蘿蔔如果較鹹的話, 用溫水洗一下備用;湯鍋中加入清水, 放入鴨子、蔥段、薑2片, 倒入料酒, 水面能沒過鴨肉即可。 用大火將水燒開, 表面出現浮沫後, 將鴨肉撈出, 並用清水反復沖洗乾淨;焯燙過的鴨肉放入砂鍋中, 再次加入清水, 水量沒過鴨肉大約4釐米處, 用大火將湯汁燒開;然後放入剩餘的薑片, 放入酸蘿蔔, 改稱小火加蓋慢慢燉約40分鐘, 直到鴨肉酥爛。

四、蘿蔔

想要順利度過季節交替的時節, 可以多吃“可食用的萬能藥”——蘿蔔。 蘿蔔能清熱化痰, 生津, 益胃消食。 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痰稠。 若榨汁與甘蔗汁、藕汁同飲, 效果更佳。 蘿蔔生鮮狀態下食用具有良好的食療養生效果, 即使曬乾了也是萬能藥物。 蘿蔔乾中依然含有大量維生素B1、鈣和鐵, 可為人體補充食物纖維和礦物質。

排骨白蘿蔔湯

原料:豬小排(豬肋排)250克, 輔料:白蘿蔔100克, 調料:鹽5克, 味精2克, 醋5克, 大蔥10克, 薑5克。

做法:將豬小排骨洗淨, 剁成段;蘿蔔去皮, 切成塊;蔥切段, 薑切片備用;將鍋置於旺火上, 倒入清水燒開, 下入豬排骨塊和醋煮開;撇淨浮沫, 加入蔥段、薑片燒開後, 加入白蘿蔔塊, 倒入沙鍋內, 蓋上鍋蓋, 改用小火煮2個小時;至豬小排骨肉熟爛離骨,

揀去蔥段、薑片不用, 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五、綠豆芽

綠豆芽除了含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成分, 還能補充維生素A和C, 此外還可以解百毒, 清除人體內的毒素, 清熱解毒, 明目。

涼拌綠豆芽

原料:綠豆芽150g, 萵筍80g, 鹽1g, 醋5ml, 香油2ml, 白糖1g, 生抽5ml。

做法:豆芽摘去鬚根, 清洗乾淨;萵筍去皮、洗淨, 切絲;豆芽焯水後撈出, 瀝幹水分;將豆芽、萵筍絲混合, 放入調味料拌勻即可。

夏末初秋吃什麼

六、藕

荷蓮一身寶, 秋藕最補人。 立秋後空氣乾燥, 人容易煩躁不安, 飲食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 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 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 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 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蓮藕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大排)500克,蓮藕750克,鹽10克,胡椒粉3克,大蔥10克,薑7克。

做法:豬排骨洗淨,剁成4釐米長的塊;蓮藕擇洗乾淨,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樣在小的塊;高壓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豬排骨、蓮藕,放入蔥段、薑片、精鹽、胡椒粉,蓋上鍋蓋;放在旺火上燒開後,轉用文火燉20分鐘後即可上桌。

七、梨子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梨可入藥,有化痰潤肺、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梨對高血壓、心臟病、便秘、頭昏、失眠多夢等病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同時,對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更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夏末秋初多吃梨適合於氣管炎患者,也適合於患有“乾燥綜合征”的人群。

冰糖雪梨

原料:雪花梨1個約600克、銀耳(幹)10克、冰糖50克、枸杞5克。

做法:將幹銀耳提前用水泡發,去蒂撕成小塊待用;雪花梨洗淨,去核切成大塊,不用去皮,皮很有營養的;將雪花梨塊、冰糖、枸杞、泡發好的銀耳放入鍋內;加入2L左右的水,燒開;轉小火燉40分鐘左右即可,主要喝水。

八、杏仁

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按中醫的理論,時髒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溫熱時喝;和豬肺燉湯,也有滋養緩和之效。

紅棗杏仁豆漿

原料:杏仁100g,紅棗100g,黃豆300g,白糖適量。

做法:黃豆提前浸泡四個小時以上;杏仁浸泡一小時;家裡種的無核棗,不用去核的,洗淨備用;三種混合一起,放豆漿機裡打成豆漿。鍋內放少許水,煮開。打好的豆漿放鍋裡煮熟,先加水再放豆漿可以不粘鍋,好洗鍋的。加入適量白糖拌勻;煮好後放杯裡即可享用啦。

九、胡蘿蔔

乾燥的夏末秋初季節裡,吃些胡蘿蔔,有滋潤皮膚的作用。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它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可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因此又被稱為“美容維生素”。飲食中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皮膚乾燥,角質代謝失常,易鬆弛老化。

胡蘿蔔煮牛肉

原料:牛肉400克、土豆1個、胡蘿蔔2個、生抽、老抽蔥、薑、花椒、八角適量、鹽、雞精、糖少許。

做法:牛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塊,飛水鍋中油熱後,放入花椒、八角、蔥、薑炒出香味後,放入牛肉翻炒均勻;烹入料酒,放入生抽2茶匙、老抽1茶匙,翻炒均勻後,倒入足量熱水沒過牛肉,大火煮沸,小火繼續煮45分鐘;土豆切滾刀塊放入鍋中;胡蘿蔔切滾刀塊放入鍋中繼續煮25分鐘,加鹽、雞精、糖翻炒均勻,收至湯汁濃稠即可。

夏末初秋吃什麼

十、蜂蜜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於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

夏末初秋吃什麼?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柿子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對肺熱咳嗽、煩熱口乾等職效顯著。柿餅的功能與柿子相同。橄欖能清肺利咽,生津止喝,解毒,可治療肺熱、咽喉腫痛、咳嗽吐血等。

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蓮藕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大排)500克,蓮藕750克,鹽10克,胡椒粉3克,大蔥10克,薑7克。

做法:豬排骨洗淨,剁成4釐米長的塊;蓮藕擇洗乾淨,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樣在小的塊;高壓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豬排骨、蓮藕,放入蔥段、薑片、精鹽、胡椒粉,蓋上鍋蓋;放在旺火上燒開後,轉用文火燉20分鐘後即可上桌。

七、梨子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梨可入藥,有化痰潤肺、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梨對高血壓、心臟病、便秘、頭昏、失眠多夢等病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同時,對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更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夏末秋初多吃梨適合於氣管炎患者,也適合於患有“乾燥綜合征”的人群。

冰糖雪梨

原料:雪花梨1個約600克、銀耳(幹)10克、冰糖50克、枸杞5克。

做法:將幹銀耳提前用水泡發,去蒂撕成小塊待用;雪花梨洗淨,去核切成大塊,不用去皮,皮很有營養的;將雪花梨塊、冰糖、枸杞、泡發好的銀耳放入鍋內;加入2L左右的水,燒開;轉小火燉40分鐘左右即可,主要喝水。

八、杏仁

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按中醫的理論,時髒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溫熱時喝;和豬肺燉湯,也有滋養緩和之效。

紅棗杏仁豆漿

原料:杏仁100g,紅棗100g,黃豆300g,白糖適量。

做法:黃豆提前浸泡四個小時以上;杏仁浸泡一小時;家裡種的無核棗,不用去核的,洗淨備用;三種混合一起,放豆漿機裡打成豆漿。鍋內放少許水,煮開。打好的豆漿放鍋裡煮熟,先加水再放豆漿可以不粘鍋,好洗鍋的。加入適量白糖拌勻;煮好後放杯裡即可享用啦。

九、胡蘿蔔

乾燥的夏末秋初季節裡,吃些胡蘿蔔,有滋潤皮膚的作用。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它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可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因此又被稱為“美容維生素”。飲食中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皮膚乾燥,角質代謝失常,易鬆弛老化。

胡蘿蔔煮牛肉

原料:牛肉400克、土豆1個、胡蘿蔔2個、生抽、老抽蔥、薑、花椒、八角適量、鹽、雞精、糖少許。

做法:牛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塊,飛水鍋中油熱後,放入花椒、八角、蔥、薑炒出香味後,放入牛肉翻炒均勻;烹入料酒,放入生抽2茶匙、老抽1茶匙,翻炒均勻後,倒入足量熱水沒過牛肉,大火煮沸,小火繼續煮45分鐘;土豆切滾刀塊放入鍋中;胡蘿蔔切滾刀塊放入鍋中繼續煮25分鐘,加鹽、雞精、糖翻炒均勻,收至湯汁濃稠即可。

夏末初秋吃什麼

十、蜂蜜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於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

夏末初秋吃什麼?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柿子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對肺熱咳嗽、煩熱口乾等職效顯著。柿餅的功能與柿子相同。橄欖能清肺利咽,生津止喝,解毒,可治療肺熱、咽喉腫痛、咳嗽吐血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