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力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一定的作用, 家長應從幼兒期就開始培養。
一、幼兒觀察力的五大特點
1、孩子喜歡觀察活的、運動著的物體, 不喜歡觀察靜止的物體;
2、孩子喜歡觀察顏色鮮豔的東西, 不喜歡看顏色單調、灰暗的東西;
3、孩子喜歡看大而清晰的圖像, 不喜歡看小而模糊的圖像;
4、位置明顯的物體容易被觀察, 比如牆上掛的、桌上擺的等;
5、物體的明顯特徵容易被觀察, 而其他特徵容易被忽略, 比如, 孩子容易記得球的大小有差別, 卻記不得色彩和圖案的差異。
瞭解了幼兒觀察力的特點, 那麼, 培養的方法是什麼呢?
二、幼兒觀察力培養的方法
1、要創造各種條件。 讓幼兒多觀察。 可以經常帶領幼兒參觀遊覽, 讓他觀察樹木花草, 飛禽走獸、人們的神態表情、商店的櫥窗佈置等。 著名法國作家莫伯桑的母親羅拉, 在這方面是很出色的。 她見童年時代的莫伯桑聰明伶俐, 便經常興致勃勃地帶著莫伯桑和他的小朋友, 去接觸各種事物, 觀察自然, 觀察生活, 開擴眼界, 增長知識。 羅拉用自己文化底蘊深厚的眼睛, 引領孩子注意大自然的每一個細節, 並且用最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所經歷的事物, 並且從很平淡的事物中找出特徵。 她讓孩子去感受藍天下風兒輕柔的吹拂, 觀賞浩渺海面上的點點征帆, 領略開滿野花的山崗上的清香。
2、給幼兒制定確定的任務和目標。 例如, 在一張圖片上畫著幾個孩子做溜冰遊戲, 有一個孩子把手套丟在不顯眼的地方, 可以讓孩子在畫面上把手套找出來。 又如, 讓孩子從一堆塗有各種顏色的紙板中, 挑出兩個顏色相近的紙板;種下兩粒牽牛花籽, 一粒種在肥水適宜的盆裡, 另一粒種在缺肥少水的地方, 觀察哪粒種子先發芽, 比較哪一株幼苗長得好。
3、幫助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 抓住物件的特點, 注意容易忽視的細節。 指導孩子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觀察時先中心後四周,
4、觀察結束以後, 讓孩子把所見所聞闡述一邊, 媽媽可以幫他一起做總結, 使他能提高到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