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父母是否需要帶幼兒做智力測驗

幼兒接受智力測驗, 跟大人找相命師算命一樣, 如果算出“好命”固然高興, 萬一算出“天生歹命”, 受得了嗎?會不會變得消極而懶得努力?會不會自暴自棄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為此, 很多成年人沒有“勇氣”找人算命。

同樣的, 萬一測出寶寶的智力不夠高, 會不會造成父母的失望, 而影響了對孩子的愛和教養態度?如果測出來的結果令人興奮、滿意, 那也不一定是福, 因為父母太高興, 有時會失去理智, 變得溺愛或偏愛這寶貝孩子, 造成與其他子女間的不平衡。 如果到處向人誇耀呢?不是害孩子變得自負驕傲,

就是害孩子緊張, 因為先天智力比別人高, 表現也得比別人好, 這份壓力會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甚至會把孩子壓“壞”、壓“扁”呢!

當然, 如果是對自己的“理智”有把握的父母, 智力測驗對於認清孩子的能力、性格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能夠及早給孩子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 教育中才和天才, 各有不同的方法, 不過那是教育的內行人才辦得到的。

我倒認為沒有必要太早給孩子做智力的定位。 因為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一項智力測驗是絕對可靠的。 本來“潛能”是極抽象, 而且變動性也很大的東西, 怎能用具體的數字標出來?智商的數位, 只能供人參考, 而不是可以拿來評價一個人的。

不管先天智力如何, 盡全力給幼兒做有效的啟發和誘導才是最要緊的。

因為近代的研究已經確認, 一個人的人格和生活習慣, 大致在幼兒期形成, 而智力方面如果能適當地加以啟發或訓練, 也能大為提高。 因此, 在這段期間, 父母如果能積極提供正確的學前教育, 相信能培養出一個樂觀、進取的健康孩子。 這樣的孩子上了學以後, 自然懂得合群, 不畏競爭又樂於學習, 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學校生活過得愉快, 課程哪有學不好的道理呢?

不過, 人格的形成和智力的提高, 並不像“立竿見影”那般顯然易見, 而是要在生活中慢慢教化, 點點滴滴累積塑造才能見出效果。

那麼, 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呢?首先, 要做個愛說話的媽媽。 看到天上的白色的雲, 不要只教孩子說“那是雲”,

而要啟發孩子思考、聯想。 問孩子:“你看, 今天的雲什麼顏色?頭頂上這塊像什麼?媽媽喜歡這塊像一隻小白兔的, 你呢?噢, 寶寶喜歡那塊像大象的!咦, 你看, 媽媽的白兔越變越大, 越變越大, 呀!變成一隻綿羊了。 寶寶你說什麼?你說你的大象變成……變成飛機?呼——飛飛飛……嗯, 真的, 飛得好慢哦!你要它飛哪裡去呢?去美國找舅舅?好, 媽陪寶寶去!美國還有誰?有外公、外婆, 還有呢?還有小哥哥、小姐姐……噢!對!還有一隻叫波姬的狗狗。 寶寶記性真好, 寶寶好聰明啊!還有?還有什麼呢?兩個鄰居的小朋友, 一個叫安妮, 一個叫啾?咦, 好像不是呦!哦, 寶寶是故意的。 叫喬治, 對對對!喬治是弟弟, 安妮是妹妹……”就這樣東扯西扯, 讓孩子的腦筋不停的動動動, 不管是回憶也好,
聯想、幻想也好, 反正腦筋越用越靈活。 原理是有剌激才有反應, 媽媽不愛說話, 不會跟幼兒聊天, 哪來刺激, 哪來反應呢?

人格教育、生活教育也一樣, 看到什麼說什麼, 把想到、感覺到的事也說出來, 就是生活中的隨機教育。 看到路邊揮汗挖地做工事的工人, 說:“你看, 我們要感謝他們, 如果沒有他們的辛苦工作, 我們家就沒有電, 沒有水, 也沒有電話可打啊!”如果說:“看, 他們好髒啊, 寶寶不努力用功讀書, 以後就要當工人喲!”想想看, 兩句不同的話, 在幼兒的人格教育上, 會產生多大的不同?

媽媽要多說話固然要緊, 但說錯話也很可怕, 媽媽的腦子裡隨時都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 會教育孩子的媽媽, 不但能靈活孩子的腦筋,

給孩子做美好人格的奠基工作, 還能隨時給孩子傳授很多知識。 例如在院子裡拔雜草, 媽媽問:“每一棵草的下端是什麼?”對大人來說, 那是理所當然大家都知道的, 植物都有根。 可是幼兒怎麼知道?會啟發孩子的媽媽會引導孩子去“發現”, 也讓他去“實驗”和“印證”。 陪他拔草時順便說明為什麼植物都有根, 因為要吸收水分和養分。 說到這兒時, 順手拈一片草葉, 讓寶寶在手心裡搓一搓、捏一捏, 是不是濕濕的?那濕濕的水分, 就是從根部吸上去的……如此母子像玩遊戲一樣對談, 不是無形中給孩子上了一堂自然課嗎?以後這孩子在小學讀自然科時, 很多問題對他來說, 不過是複習罷了。 當然不用苦讀死背, 考試也能考高分。 而好成績的鼓勵讓他對學習、對功課發生更濃厚的興趣。 就這樣進入善性迴圈以後,這孩子

學業上的順利就可預期了。一般家長最頭痛的,小孩子不喜歡數學科的問題,關鍵其實就在幼兒期。如果在他還沒入小學之前,媽媽能夠在生活中,像上述教孩子認識植物的方法,很自然的把“數”的觀念輸入他的小腦袋,他不但不會討厭“數學”,可能還會很喜歡呢!因為數學本來就是生活上的活學問,喜歡動腦的孩子怎會不喜歡呢?

總而言之,不用擔心寶寶有沒有一顆好腦袋,好好掌握時光才要緊。專家說,啟發、訓練提高智力,三足歲以前最有效,別錯過了喲!

就這樣進入善性迴圈以後,這孩子

學業上的順利就可預期了。一般家長最頭痛的,小孩子不喜歡數學科的問題,關鍵其實就在幼兒期。如果在他還沒入小學之前,媽媽能夠在生活中,像上述教孩子認識植物的方法,很自然的把“數”的觀念輸入他的小腦袋,他不但不會討厭“數學”,可能還會很喜歡呢!因為數學本來就是生活上的活學問,喜歡動腦的孩子怎會不喜歡呢?

總而言之,不用擔心寶寶有沒有一顆好腦袋,好好掌握時光才要緊。專家說,啟發、訓練提高智力,三足歲以前最有效,別錯過了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