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國“網路醫學博士”載文, 總結了九個上公共廁所的健康衛生小貼士。
一、最外側的廁位最乾淨。 人們如廁時通常喜歡選擇最安靜的地方, 所以公共衛生間內最靠裡、最角落的廁位往往被用得最多、也是最髒的。 最靠外面的廁位反而最乾淨, 不過其隱私性也最差。 當然, 您也可以在清潔衛生和隱私安靜之間折中選擇。
二、儘量使用馬桶紙墊。 別小看公共衛生間提供的薄薄一層馬桶紙墊, 它確實能有效抵禦他人留下的有害細菌。 要想增強防護效果, 您可選擇多墊上幾層馬桶紙墊。 如果公共廁所裡不提供紙墊,
三、要記得備足衛生紙。 這點其實再簡單不過了, 但卻最易被人忽視。 上廁所前, 要檢查廁所內的衛生紙是否充足, 或自備衛生紙。
四、避免直接用手去沖廁所。 除了自動感應沖水裝置和腳踏式沖水開關之外, 其他的沖水開關都極易使人沾染細菌等, 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去觸動開關, 可用衛生紙包裹著觸動。
五、坐便器內投一張紙防迸濺。 如廁最尷尬的莫過於坐便器內的水花濺到臀部, 不僅不舒服, 還存在很嚴重的健康威脅。 如廁前可以先在坐便器裡投張紙巾, 可有效減輕衝力, 避免水花濺起。 不過衛生紙別扔得太多,
六、便後洗手至少30秒。 便後要認真洗手, 儘量用肥皂和熱水, 至少要洗30秒鐘, 確保雙手直到腕部都洗乾淨。
七、謹慎使用自動幹手機。 為了節約紙張、保護環境, 不少公共衛生間裡都配了自動幹手機。 可有的幹手機是需要按下按鈕啟動的, 這個按鈕可能就沾了很多細菌。 此外, 幹手機吹出的熱風可能是衛生間內污染的空氣, 反而會把細菌吹到洗乾淨的手上, 外出時最好用自備手絹或紙巾擦手。
八、水龍頭其實也很髒。 很多人認為衛生間裡肯定是廁位最髒, 其實也不儘然。 衛生間的地面、洗手池都可能很髒。 特別是洗手池, 除了潮濕適合細菌滋生之外, 水龍頭把手也可能非常髒。
九、利用紙巾隔絕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