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與夥伴產生誤會或衝突在所難免, 如果真的發生了, 只好正視問題及認真處理, 採取逃避或不面對是最不智的選擇。
要調解職場衝突, 找一些對下屬有影響力的同事, 做一些調解說服工作, 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尤其是當事人礙于個人面子而不方便商談, 通過調解人的演繹, 更易達到良好效果。 有調解人從中斡旋, 等於在上級和下屬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不過, 一般情況下調解人只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要重新修好雙方關係, 還得靠當事人自己進一步解決。
當事人可考慮以電話溝通解釋,
覷準時機 消除衝突
另外, 要選擇適當時機, 積極化解矛盾。 例如當下屬遇到喜慶事情或受到表揚時, 作為上級的應及時祝賀, 這時下屬情緒高漲, 心情愉快, 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和對他的尊重, 當然也樂於接受道賀。
因人而異 剛柔並濟
當與下屬發生衝突後, 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掌握得宜, 要有原則性。 一般來說, 遇事能否忍耐, 反映出一個人的胸襟、修養與見識。 但是, 如果只顧避免矛盾, 妥協忍讓,
正確的做法是寬宏大量, 不要斤斤計較, 適度地採取忍讓的態度, 既可避免正面衝突, 同時也保全了雙方的面子和威嚴。
不過話得說回來, 如果下屬偏偏是位不近情理, 心胸狹窄, 蠻橫霸道的人, 便不應該一讓再讓, 讓他覺得上司軟弱好欺;上司應當機立斷, 毫不猶豫地給予相應的回擊和處分。 處理這樣的員工, 上司一定要理直氣壯, 客觀公正, 讓其他同事都明白不是針對人, 而是一種對事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