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是頸部最常出現的疾病之一, 國外學者Skondalakis對頸部腫塊的診斷總結出一條“80%規律”:
①對於非甲狀腺的頸部腫塊, 有大約20%屬於炎症、先天性疾病;而其餘80%屬於真性腫瘤。
②對於屬於真性腫瘤的病人中, 又有大約20%屬於良性腫瘤, 80%為惡性來源;同時與性別有關, 女性約占20%, 男性占80%。
③在頸部惡性腫瘤中, 有20%為頸部原發, 而絕大多數為來源於全身其它部位惡性腫瘤的轉移灶(占80%)。
④頸部的轉移灶有80%來源於頭面部, 20%來源於人體軀幹部位。 必須引起重視的是頸部所有的轉移癌中仍有約20%的患者儘管進行了臨床、影像學、細胞學及實驗室檢查,
對於頸部原發的腫瘤, 局部根治療效可靠。 而對於頸部的轉移癌, 必須首先找出原發部位, 在原發部位病灶控制的條件下, 可同時行頸部淋巴清掃術, 同樣可獲得較好療效。 而對於原發部位不明的頸部轉移癌, 可針對轉移癌作頸部淋巴清掃術或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 並繼續尋找原發病灶, 此類患者療效不佳, 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