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 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 臉色比一般人蒼白, 喜歡喝熱飲, 很少口渴, 冬天怕冷, 夏天耐熱。 寒性體質大多由後天因素造成, 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 這些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 另外, 還有一部分遺傳因素, 也許你的父母體質偏寒, 或者是你出生時, 他們年齡比較大, 身體陽氣逐漸減少, 這會直接導致在你的基因上寫入寒性體質密碼。 即使和別人處在相同的條件下, 你更容易出現宮寒的症狀, 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 還要長期溫煦身體。
防寒金鑰:
● 用鮑魚滋補 中醫認為鮑魚滋補清熱, 可以滋陰養顏、清肝明目, 是女性最好的補品。 過去太醫院進貢給皇后妃嬪們的中藥丸, 調和時不像現在使用蜂蜜, 而是用鮑魚汁。 所以宮寒女性應該經常給自己做些鮑魚食物。
● 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 例如核桃、棗、花生, 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 不用擔心上火, 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 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症狀。
● 宮廷暖宮羹 這道食物可以溫暖下身的元陽之氣, 經常作為清代後宮嬪妃每月必食的藥膳。 材料為鹿茸粉0.5克、冬蟲夏草1根、雞蛋1枚、食鹽少許, 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 長期吃可以調理子宮的寒氣, 比服藥效果更好。
● 健走 這類人偏於安靜沉穩,
● 艾條溫灸 這是要到醫院進行的方法。 中醫師一般選取兩個穴位: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 用艾條每日熏烤30分鐘, 長期堅持就可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