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時節, 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 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感冒外, 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 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 並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 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霜降時節, 天氣漸寒, 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 對此, 市中醫醫院心兒科主任歐陽曜解釋, 早晨臥室中積蓄著肌體一夜排出的廢氣, 空氣污濁, 影響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加上空氣中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 會使人更易發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 睡眠時間過長, 還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
霜降一般在農曆九月, 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 此時肺金主事, 運動量可適當加大, 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 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 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 心曠神怡, 可舒緩心情。 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氣溫越來越低, 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煉, 如果活動量大, 出汗, 熱了, 應該解開衣扣, 讓身體慢慢降溫。 每次運動前,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不宜過度勞累, 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
霜降過後, 小草開始慢慢枯黃, 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 觸景生情, 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 市中醫醫院康復科主任劉志堅介紹, 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 如果調理不當, 極易誘發抑鬱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 保持良好的心態, 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 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要經常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娛樂活動, 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 在這些活動中, 多與他人交流溝通。 發自內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劑。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笑對機體來說是最好的一種運動, 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
霜降時節, 氣溫可能突然下降, 晝夜的溫差會拉大10℃以上, 而我們的皮膚和呼吸系統並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變化。 這時, 慢性病患者和那些體質差、抵抗力弱的人和兒童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發燒。 另外, 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生收縮, 血壓突然上升, 從而誘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市中醫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扶桂升指出, 要想預防以上疾病, 關鍵是要保暖, 體質差的人群, 預防工作更要及時做好。 有冷天哮喘發作史的人,
另外, 遭寒受涼是關節炎的重要誘因之一, 特別是風寒濕痹型關節炎患者的疼痛、腫脹症狀以及關節僵硬症狀都會隨著氣溫下降而加重, 個別病情已趨穩定的患者還易因此復發。 所以, 市中醫醫院骨四科主任黃仲玉告誡市民, 有關節炎、腰椎、頸椎疾病的患者, 天氣轉冷時一定要注意保暖, 騎車族可以通過佩戴護膝、護肘來防止關節受涼, 多曬太陽, 並適當進行一些功能性鍛煉也有助於關節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