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六款湯飲助你調理濕熱體質

看中醫的時候, 我們經常會聽到醫生說“濕熱”, 其實是指人的體質, 濕熱體質的女性, 尤其是南方人, 一定要注意調理。 在調理時也有分清自己到底是“外濕”還是“內濕”, 如此還能對症下藥, 調理好身體。

什麼是濕熱體質?

所謂濕, 即通常所說的水濕, 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 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 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 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 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 吃過多油膩、甜食, 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

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濕從內生, 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 則是一種熱象。 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 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 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 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 因此, 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 發熱多在午後明顯, 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 脈數。 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 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 特別是脾胃的濕熱, 可見脘悶腹滿, 噁心厭食, 便溏稀, 尿短赤, 脈濡數;其它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 口苦食欲差,

或身目發黃, 或發熱怕冷交替, 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 澀少而痛, 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 甚至裡急後重, 瀉下膿血便, 肛門灼熱、口渴。

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豬腱肉質嫩滑, 經過燉煮以後稍帶肉質纖維, 頗有咬頭, 蘸點豉油來吃是不少男士的至愛。

土茯苓燉水蛇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紅棗兩粒、薑1片。

做法:水蛇當刂好切段, 洗乾淨, 飛水(用熱水稍微煮一下)待用。 然後把土茯苓刮皮、切片。 再把紅棗、薑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

猛火燉3小時, 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買時要區分"水蛇"和"泥蛇", 泥蛇皮色較黑。 它們外貌非常相似, 但燉湯效果有很大區別, 水蛇湯色清澈鮮甜。 燉湯水蛇最好選幾兩重的小蛇, 更易出味。

雞骨草燉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5克、豬橫鶪80克, 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先把雞骨草、豬橫脷清洗乾淨, 然後把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燉盅內, 猛火燉夠3小時, 待燉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提點:雞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 沖洗掉雞骨草上的泥沙和雜質。

鮮桑葉燉豬腱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薑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3-5月鮮桑葉最多,

大家不要錯過了。 嫩葉可煮吃, 燉湯的話, 老葉也無妨。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配料:鯉魚1條(約750克), 鮮竹筍500克, 西瓜皮500克, 眉豆60克, 生薑、紅棗各適量

特色:祛濕降濁, 健脾利水。 適用於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壓。 竹筍是一種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 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治便秘之功效, 也有防癌的作用。

操作:(1)竹筍削去硬殼, 再削老皮, 橫切片, 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 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

(2)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 武火煮沸後, 文火堡2小時, 加精鹽調味供用。

玉須泥鰍湯

配料:中大泥鰍300克, 雞胸脯肉150克, 豬小排骨100克, 玉米須15克, 蔥1根, 生薑數片, 鹽少許, 麻油數滴。

特色:泥鰍味甘性平, 可補中益腎, 可祛濕消渴;玉米須味甘性平,

可平肝清熱, 可利尿祛濕。 與豬小排骨、雞胸脯合燉, 對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疔瘡熱毒、高血壓、黃疸肝炎等有一定療效。

操作:(1)將泥鰍剪開腹部, 洗淨, 用沸水氽過後, 撈起, 瀝幹。

(2)豬小排骨斬塊, 裝入砂鍋, 上置泥鰍。

(3)放入薑、蔥, 加入適量沸水;玉米須用紗布紮緊, 也置入砂鍋內。

(4)用文火煲至五六成熟時, 放入雞胸脯肉絲, 繼續煲至熟爛為度。

(5)食用時除去薑、蔥、玉米須, 加入鹽、麻油調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