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斯蒂芬·奧布萊恩及其同事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開展了5項長期研究工作,
對1833名HIV病毒攜帶者進行了追蹤。
由於研究階段先于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
研究小組可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密切關注愛滋病患者病情的發展。
隨著科學家對愛滋病相關疾病及其與遺傳信息間聯繫研究的深入, 研究小組發現某些線粒體DNA基因型與愛滋病的發展速率有關。 例如:具有單倍型類群U5a1和單倍型類群J等特定變異的患者, 其愛滋病的發展速率可比一般人群提升兩倍。 與此相反, 具有單倍型類群H3變異的患者的發展速率則可比一般人群減緩2倍之多。
研究表明, 線粒體DNA測試有朝一日可對HIV病毒攜帶者進行準確診斷, 決定病人應在何時開始治療。 劍橋大學的HIV研究人員安德魯·利威爾表示, 通過研究線粒體DNA的類型可確定哪些病人對HIV病毒的反應更敏感, 應比一般建議的時間更早地開始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