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00後”又成為眼鏡一代

推薦閱讀:卵子受孕全程 堪比奇幻大片

好擔憂

“眼鏡”低齡化

“我們的視力都是正常的, 娃娃這麼小, 視力咋就不好了?”丁嘉霖的母親說。

在城區一家視力訓練中心, 工作人員為丁嘉霖進行視力檢查, 發現她右眼850度遠視加50度閃光, 左眼650度遠視加25度閃光。

“站在5米遠的位置看清1.0的E字, 表示視力正常, 但結果卻很不如人意。 ”黃照指著店裡的一張視力E字表說。

一位忠孝街小學二年級的王同學很好奇走進店裡試了試, 結果發現, 他只能看清0.2的E字, “這個結果屬於真性近視了。 ”黃照在一旁解釋道。

這位同學承認, 他自己都戴了1年多的眼鏡,

度數達到200度。 剛開始只是覺得黑板上的板書要眯著眼才看得清楚, 後來父母給他配了一副眼鏡, “突然就覺得眼前明亮多了, 看電視不需要坐得很近了。 ”小王說。

“小眼鏡”, 曾幾何時, 越來越多的低齡孩子得到了這樣一個戲謔的稱謂。

從幼稚園到小學, 從中學到大學, 再到工作, 只要你放眼整個社會, 你會發現, “眼鏡們”越來越普遍。

${FDPageBreak}

推薦閱讀:80後爸爸媽媽們的童年玩具

誰惹禍

“課業重”並非主因

隨著學齡的增加, 近視率水漲船高。 有人將其歸結為與過重的學業有關。

“理論上講這兩者之間也有一定關係, 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因素。 ”李勁風說, 目前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都在響應“減負”, 學校嚴格按照作息時間教學,

中午12點半和下午5點, 學校清場, 所有學生必須離校, 如今學生們的課業負擔大大減輕, 但患近視的小學生依然存在。

從醫學角度而言, 影響近視的因素主要有兩種:遺傳和環境。 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視, 極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單親近視遺傳的比率為20%, 雙親近視遺傳比率高達50%。

如果說遺傳難以改變, 那麼後天環境更易干預。

“回想我們以前讀書時, 經常點一支蠟燭就看書學習, 或者是打個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看書, 誰敢說我們那時的學習壓力就不大了嗎?現在條件改善了, 為啥近視眼還更多了呢?”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職的劉先生看著自己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就戴上了眼鏡, 時常這樣反思。

李勁風覺得, 目前的電視電腦等多媒體影像技術產品的普及,

是造成近視率攀升的主要因素。

這一點, 不少家長深有同感。 家住都長街市委宿舍的黃女士稱, 她的兒子才讀小學4年級, 一放學回家就要開電腦, 一上線就好幾個小時。 有時到了週末, 還偷偷地玩通宵。 “這樣下去, 眼睛不近視才怪了呢。 ”

${FDPageBreak}

推薦閱讀:育兒偽真理 你占了幾條?

關鍵點

近視危害鮮有知

眼鏡時尚化, 也讓很多近視眼患者多了一份敢於戴眼鏡的勇氣。

城區從事眼鏡生意的張老闆說, 社會的這股潮流給眼鏡行業帶來了獲利的機會, “以前是近視得實在看不清才勉強來配眼鏡, 現在是不管近不近視都弄個眼鏡戴起, 眼鏡在原有功能上多了一些裝飾的時尚功能”。

正因為此, 當越來越年幼的孩子都患上了近視,

家長們倒有些不以為然了, “娃娃近視了就給他配副眼鏡,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近視眼患者在升學、參軍、考公務員和找工作時會受到影響;中高度近視, 會導致眼球突出, 眼瞼鬆弛, 影響容貌;而且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

警醒我們, 近視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傳說, 就發生在我們的下一代, “當然, 預防近視也並非學校一方的責任, 需要社會、家庭多管齊下。 ”這位人士說。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