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不合適的鞋子,
也會有損健康,
甚至會引發多種疾病。
據健康863網專家介紹,
臨床上很多病症,
如雞眼、囊腫、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等都是由於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引起的,
患者由於經常穿過小或過緊的鞋子,
腳與鞋子的摩擦加劇,
造成腳部紅腫、足底疼痛,
嚴重的還會導致踝、膝、臀及背部等的問題。
當穿上過小或過緊不合腳的鞋走路,
腳會很快疲勞,
那麼支配腳的神經元——腰的相應部位也會隨之疲勞,
而且會通過脊髓到大腦。
由於腳上有許多穴位,
腳上的病必然會給內臟器官造成影響。
健康穿鞋三點注意
首先,
鞋的後跟高度要合適。
2~3cm的鞋跟能使足弓更趨合理,
使人的臀部前收,
腹部拉緊,
胸部挺起,
使人看上去挺拔而有活力。
平底鞋使人的重心過於靠後,
走路時腳後跟砸地,
震動可傳到腦部。
過高的後跟則使腳趾﹑蹠骨吃力加大,
並受到擠壓,
使踝﹑膝應力增大,
腰﹑腹必須前挺以保持平衡,
容易導致腰﹑臀部肌肉﹑韌帶勞損。
久之,
足趾變形,
多形成拇外翻﹑拇囊炎。
現實生活中,
矮個子多穿高跟鞋以提高高度。
實際上鞋跟的高度應與身高成正比,
個矮的穿高跟鞋危害更大。
其次,
鞋的鬆緊要恰當。
過緊的鞋會把腳擠壞,
形成拇外翻,
腳底出現雞眼﹑胼胝。
過松的鞋,
腳在鞋中逛蕩,
鞋不跟腳,
蹠底過於用力﹑磨損而疼痛。
由於四季穿的襪子厚薄不同,
鞋子穿久了會變松﹑變大,
甚至一天中腳的大小早晚都不同,
因此用鞋帶來調節較為適宜。
彎腰困難的老年人,
可穿一拉就開的鞋。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千萬不可讓小孩穿過緊的鞋,
否則會讓孩子的腳長成畸形。
買鞋時要留出一點空間,
腳長大後要及時更換鞋子。
鞋的用料要講究透氣。
透氣的材料不僅不捂腳﹑舒適,
而且還不易得腳癬。
有的鞋透氣性較差,
尤其是鞋底,
儘管很結實,
腳在裡面卻如同蒸桑拿。
布鞋透氣最好,
但不入大雅之堂,
也不像皮鞋那樣結實。
一雙好鞋遠比一匹寶馬之于騎士重要。
對於一天要站9個小時以上的人來說,
腳是最辛苦的了,
配置一雙舒適的鞋再應該不過的了。
健康穿鞋要防“三害”
一害:大號鞋
因為孩子的腳在不停地長大,
所以,
為了省錢,
給孩子買鞋時乾脆買大一號的,
或者親戚朋友家有八九成新的二手鞋也可以給孩子穿一穿。
專家提示:正因為孩子處於成長期,
所以給孩子買鞋才不能省錢。
首先,
如果“貪心”買大一號的鞋,
鞋子和孩子腳之間的空間過大,
就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力,
孩子容易摔倒或發生別的意外。
其次,
每個人腳的形狀不同,
鞋子會隨著穿者的腳變形。
孩子穿上別人穿過的鞋子,
不僅不合腳,
還會影響雙足的發育,
長大後容易出現足部問題。
二害:硬底鞋
因為體重大,
所以胖人穿鞋總是很費,
為了能穿得時間長一點,
並且增加支撐力,
胖人應該買鞋底較硬、結實的鞋穿。
專家提示:正因為體重大,
胖人才應該多穿軟鞋。
因為胖人比起常人來,
踝關節和蹠趾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
過硬的鞋子不但增加不了支撐力,
反而會使這些關節的負擔加重,
產生勞損和腳部疼痛。
胖人應該選擇鞋底較軟、減震力強的鞋子。
另外,
為了防止踝關節扭傷,
胖人最好穿鞋幫略高、兩邊加強承托的鞋子,
這樣可以分擔支撐力,
使踝關節保持穩定。
三害:不換鞋
給老人和小孩子買鞋底稍厚的鞋,
不僅耐磨,
還有彈性。
老年人不經常走路,
一雙鞋穿個幾年再換也是正常的事。
專家提示:其實,
老人和小孩子如果穿了底較厚的鞋子,
很容易因腳部與地面的接觸感減弱,
失去平衡導致摔跤。
應穿鞋底較薄的鞋子,
這樣才容易平衡身體。
另外,
不管老人的活動量如何,
一旦鞋底的防滑紋磨損厲害,
就得丟棄。
因為這樣的鞋底材料已失去了彈性和保護功能。
每個人都應該準備這四雙鞋
通常情況下,
每個人每個季節至少應該準備四雙鞋:兩雙皮鞋、一雙布鞋、一雙運動鞋。
上班等正式場合經常要穿皮鞋,
其穿著時間也最久,
最好準備兩雙以便更換;布鞋不僅輕便、柔軟,
透氣性和吸濕性也很好,
特別適合休閒、旅遊、室內、開車等場合穿著;運動鞋是戶外運動時必不可少的“裝備”,
為運動選雙專用鞋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