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直腸癌需要檢查哪些專案才能確診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 人類生活水準的提高, 醫學技術水準也是日新月異, 加之科學技術的支援, 疾病的檢查方式和方法增多, 檢查的誤差降低。 同樣直腸癌的檢查方式增加了, 以下專家從七個方面給大家提供了檢查的方式:

1.直腸指檢: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百分之70到百分之79的直腸癌患者于就診時可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包塊;晚期可觸及腸腔狹窄包塊固定指套見含糞的污濁膿血。

2.結腸鏡檢:可窺見腫瘤大小形狀部位並可直接取組織作病檢。

3.病理學檢查: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

由於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 影響患者生存品質, 為避免誤診誤治, 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 以指導治療。 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4.癌胚抗原測定:癌胚抗原測定已普遍開展, 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後有價值, 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於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 手術或化學治療後CEA明顯降低, 表示治療效果良好。 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 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準。 如手術後CEA下降至正常複又升高, 常提示腫瘤復發。

5.B超檢查:對發現直腸腫瘤的病例, 可進一步作直腸腔內B超。 這是一項近年發展起來的無創檢查, 其優點是可判斷直腸癌的浸潤深度及範圍, 同時對淋巴結是否有轉移也有一定價值。

肝臟B超尤為重要, 以防直腸癌肝轉移的漏診。

6.直腸癌CT檢測:CT掃描並不是直腸癌診斷的必須檢查, 直腸癌的確診並不需要CT檢查。 但在有些時候, 大腸癌的CT檢查卻是有它獨特的作用, 尤其CT掃描診斷病變侵犯腸壁的情況, 向外蔓延的範圍, 周圍臟器及淋巴結有無轉移等情況, 對大腸癌分期有重要意義。 CT術前主要適用于晚期病人的分期,以便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術;術後對監測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起重要作用。

7.MRI檢查:MRI可從三個方位檢查盆腔, 對顯示直腸癌非常理想。 在T1加權像上, 腫瘤呈低於或等於腸壁組織信號強度的軟組織腫塊, 在T2加權像上腫瘤的信號強度增高, 接近或超過脂肪組織的信號強度。

在腸管內氣體和腸壁外脂肪組織的對比下, 腸壁增厚及腔狹窄易於發現。 軸位元掃描有利於觀察腫瘤與腸腔的關係, 矢狀位元及冠狀位元掃描有助於確定腫瘤的範圍、大小及對鄰近結構的影響以及盆腔淋巴結轉移腫大。 使用小視野和直腸內線圈, 可觀察到腫瘤對黏膜和黏膜下層的侵犯情況。

以上就是直腸癌的檢查方式, 那麼在具體的情況中到底選擇哪種方式最為最佳的選擇, 是需要根據病人的病情而確定的。 我們堅信在發達的醫療技術水準的支持下, 早期發現直腸癌這一目標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