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比較多, 醫生除了用藥物、針灸等方法來治療冠心病, 穴位按摩治療冠心病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只要冠心病患者或是家屬親人能夠採用正確的穴位按摩手法來按摩, 也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學認為:人體經絡內聯臟腑, 外絡肢節。 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循經穴位, 以前胸部的膻中穴, 背部的心俞穴, 均有較為敏感的壓痛點, 穴位按摩治療冠心病, 能起到疏通氣血, 強心止痛的效果。 特別是重按內關穴對於緩解冠心病心絞痛, 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的危急狀態,
冠心病人應該經常刺激哪些穴位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治療這類心血管疾病, 做到下面幾個要點其實很管用。 所謂小動作讓你輕鬆防治冠心病。
1. 按耳門防耳鳴:按壓耳門的同時用雙手的中指和食指叩擊後腦, 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 能防治頭痛、頭暈等。
2. 抵壓上齶促消化:用舌尖抵壓上齶數次, 既能促進消化功能, 還能改善中風後遺症等引起的吞咽困難。
3. 屏氣呼吸助健康:這是中醫調氣的方法, 能調節人的身體功能, 改善呼吸, 對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很有幫助。
4. 背部保暖抵風邪:當背部發僵、發緊, 甚至有酸脹痛感覺, 說明背部受涼。 在添加衣物的同時, 可以拔拔火罐, 還可以將紅花、千年健、桃仁、防風等藥物用布包裹後放入水中蒸煮,
5. 擴胸運動護心肺:兩拳緊握, 兩側上肢同時向外、向後伸開, 連續做15次, 每天重複3—4次。 還有一種方法, 將手掌伸開, 五指合攏, 從兩脅往胸口擦去, 以擦拭部位感到發熱為度, 既能保護胸壁肌肉, 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6. 點按足底強整體:現代全息理論認為, 足是人體的整體反映, 通過足部刺激可增強人體功能。 如點按足底湧泉穴, 可防治高血壓、便秘、咽喉腫痛等;點掐阿氏穴可以預防頸椎病, 這幾個動作都是以酸脹痛為度。
冠心病手部穴位按摩療法
穴位選擇:
揉按勞宮、少府、神門、關沖、大陵、中泉、虎口、十宣、胸痛點、安眠點。
反射區選配:
按摩心、腎、膀胱、輸尿管、腎上腺、胸、垂體、甲狀腺、胸椎等反射區,
冠心病自我急救“三穴法”
按穴位置及操作如下:
1、中沖穴位在中指指端末處, 可用大拇指按壓。
2、極泉穴位在腋窩動脈應手處, 按穴時用大拇指往腋窩上直接按壓。
3、至陽穴在背部兩肩胛的下緣連線中點, 按壓時應在第七胸椎棘實下陷中。 心絞痛有甚者可配經處奇穴“痛靈”(位於手背3、4掌指關節下一寸處)。 急救時按壓穴位應連續用力刺激, 頻率約為每分鐘100次。 按壓穴位;力度準確時, 一般在40秒後即可見效。 平時還應注意多食一些有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天然食物, 如蒜、蔥、菌菇類以及蔬果等。 膽固醇量高的食物以及熱量過高的食品應限制進食,
治冠心病最有效的穴位
治冠心病最有療效的穴位為:中府穴、少沖穴、極泉穴。
取穴技巧及按摩方法
(一)中府穴:正坐或仰臥, 以右手食、中、無名三指併攏, 用指腹按壓左胸窩上, 鎖骨外端下, 感到有酸痛悶脹之處, 向外順時針揉按1至3分鐘, 再用左手以同樣的方式, 逆時針揉按右胸中府穴。
(二)少沖穴:正坐, 手平伸, 掌心向下, 屈肘向內收;用另一隻手輕握這只手的小指, 大拇指彎曲, 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 有刺痛的感覺。 先左後右, 每日早晚掐按左右穴位各一次, 每次掐按3至5分鐘。
(三)極泉穴:正坐, 手平伸, 舉掌向上, 屈肘, 掌心向著自己的頭部, 用一隻手的中指指尖按壓另一側腋窩正中的陷凹處, 有特別酸痛的感覺。
注意事項:
病情較重及反復發作者, 應以藥物治療為主。 手部按摩時, 用力要輕, 時間要短, 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平時應保持心情愉快, 保證充足的睡眠, 避免激動與劇烈運動, 宜低脂清淡飲食, 忌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