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大腸息肉切還是不切?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診療技術的發展, 大腸息肉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有人說, 大腸息肉不及時切除, 日後會發展成大腸癌;還有人說, 大腸息肉和大腸癌沒有關係, 不必恐慌。 那麼, 大腸息肉和大腸癌有沒有關係?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嗎?大腸息肉切還是不切?

事實上, 大腸癌的癌前病變是腫瘤性息肉(又稱大腸腺瘤), 統計表明, 80%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的。 而大腸息肉和大腸腺瘤是兩個並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息肉≠腺瘤

大腸息肉是指自黏膜表面突向腸腔的隆起性病變,

可以帶蒂或不帶蒂。 在大腸息肉中, 有些是腫瘤性息肉, 有些是非腫瘤性息肉。 其中, 腫瘤性息肉占70%~80%, 與大腸癌關係密切, 而非腫瘤性息肉, 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 它們的發生、發展與大腸癌關係不大。

腫瘤性息肉分三種, 管狀腺瘤、混合性腺瘤、絨毛狀腺瘤, 這三種腺瘤是病理上的三種分類。 一般地說, 小的息肉多數是管狀腺瘤, 大一點的息肉是混合性腺瘤, 再大一點的息肉則是絨毛狀腺瘤。 不同種類的腺瘤, 癌變機會不一樣, 管狀腺瘤較低, 混合性腺瘤稍高, 絨毛狀腺瘤最高。 另外, 腺瘤癌變率也與大小有關, 1釐米大小者為1%~2%, 1~2釐米大小者為10%, 2釐米大小者為40%。

大腸息肉癌變時間為5~10年

從癌變時間上來看, 腺瘤發生癌變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至少5年, 平均5~10年。 另外, 有資料表明, 單個腺瘤者29.7%發生癌變, 2~5個腺瘤者的癌變率為51.7%~76.9%, 6~48個腺瘤者的癌變率為80%。

一般來說, 腺瘤性息肉中的絨毛狀腺瘤發生癌變概率很大, 如果不治療, 百分之百會癌變。 因此, 一旦病理檢查發現該息肉是絨毛狀腺瘤, 必須及早摘除。 而家族性息肉病是與遺傳有重要關係的疾病, 屬癌前病變, 如果不做任何治療, 最後發展成大腸癌的風險很高, 也必須積極切除。

手術、檢查需謹慎

目前, 治療大腸腺瘤的主要方法是內鏡下手術和開腹手術。 內鏡下手術切除大腸腺瘤創傷不大, 但技術要求高, 出血和穿孔危險性大。 更重要的是, 內鏡手術切除前, 如果還不能完全肯定所切組織是大腸腺瘤還是大腸癌,

病人就將面臨腫瘤未切乾淨、容易復發, 以及切除過程中腫瘤擴散、轉移、種植等後果。

需要提醒的是, 在同一個病人身上, 腺瘤可能只有一個, 也可以發生多個, 發生多個的機會在30%左右。 因此, 醫生大多會仔細檢查病人身上可能存在的其他大腸腺瘤。

另外, 大腸腺瘤很容易復發, 據統計, 病人再發腺瘤概率為30%~50%。 因此, 腺瘤摘除後並非一勞永逸, 定期做腸鏡檢查非常必要。 通常, 病人手術後頭1年應隨訪1次, 以後每2~3年隨訪1次, 有的需要終身隨訪。

●特別提醒:

無大腸癌家族史或大腸腫瘤史的50歲以上人群, 每5年應做一次腸鏡檢查。 有大腸癌家族史或大腸腫瘤史的病人, 每3年應做一次腸鏡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