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跑!”一歲半的寶寶已經開始學習跑步了, 他們從握拳、爬行、站立、走路、跑步, 不斷地運動。 三歲前是寶寶學會基本動作技能的敏感期, 爸爸媽媽如果能抓住這個關鍵時機, 不僅僅能鍛煉寶寶身體, 也是完善大腦成熟的重要契機哦!
運動的好處
嬰幼兒的生活世界由三個鏡頭構成:睡眠、飲食加運動, 他們彼此交替、晝夜上演。 8個月的寶寶會通過爬行來進行探索, 1歲的寶寶已經基本能穩穩站立行走了, 而1歲半後寶寶開始學跑, 2歲左右就能活蹦亂跳了。
(1) 促進神經、肌肉、骨骼生長
寶寶的神經系統從出生後不斷發育,
(2) 促進腦部發育
2-3歲的寶寶精力都很旺盛, 肢體運動能力和智力都處於飛速發展上升的關鍵階段。 而
對人腦的研究結果發現, 與運動有關的大腦神經元極為豐富, 這些大腦神經元又與視覺、聽覺, 記憶、思維和語言等密切相關。 通過運動能夠系統地刺激活動感受分析器, 使大腦產生相應的條件反射, 反作用於人的各種複雜活動, 因此, 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他智慧的發展。
${FDPageBreak}
訓練寶寶的運動遊戲
(1)追泡泡(適合1~3歲寶寶)
工具:泡泡液, 吹泡泡的工具、氣球
遊戲開始:爸爸媽媽帶寶寶到戶外, 讓爸爸負責吹泡泡, 媽媽和寶寶追趕泡泡, 可以用手接著或者拍打, 寶寶接到更多泡泡時適當表揚, 也可以讓寶寶試著吹泡泡。
(2)模仿動物跳跳(適合2歲以上寶寶)
工具:小動物頭飾
遊戲開始:爸爸媽媽和寶寶分別帶上動物頭飾, 父母先學著動物跳跳, 給孩子觀察青蛙、兔子等動物的跳躍動作, 讓寶寶跟在身後模仿。 剛開始時可以先扶著孩子在原地跳, 再學習向前跳。
在跑步穩當之後, 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有跳躍的動作, 如果這個時候播放一點明快的音樂, 能增加跳躍運動的樂趣, 有利於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任何時候“動”起來
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實驗研究中發現,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