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喝奶引發腎結石?

腎結石?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510 height=509>

雖然三聚氰胺在一夜之間變得婦孺皆知, 但它的致病成因目前仍有爭議。 可以明確的是, 三聚氰胺能引起腎結石, 產生腎盂積水, 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但目前, 相關臨床資料卻並不多。 據推測, 三聚氰胺被攝入後, 富集在腎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濃度升高, 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結晶物質析出, 從而刺激腎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細胞引起結晶尿, 導致嬰兒出現尿液混濁甚至白色沉澱。 亦有觀點認為, 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會造成尿液酸化, 鈣質和其中的各種酸根結合形成鈣鹽, 在腎盂中達到過飽和狀態後,

便會以結晶形式析出, 形成結石。

其實, 腎結石並不是什麼新疾病。 1901年, 有人在埃及古墓中發現一枚黃色結石, 它存留于一具男孩屍架骨盆內, 被證實為膀胱結石。 不幸的是, 存放于大英博物館的這枚結石連同屍架, 在“二戰”空襲中被毀。

簡而言之, 腎結石是指一些晶體物質(如鈣、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機基質(蛋白、多糖)在腎臟異常聚積而形成的“石頭”。 很早之前, 人們便認識到體內某些成分的吸收或排泄障礙及新陳代謝的紊亂可能引起結石。 然而, 在醫學上, 尿路內結晶及結石的形成機制極為複雜, 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晶體動力學等多方面原因。

恰如寶石的色彩斑斕, 腎結石的組成及顏色也不盡相同。

大約3/4的結石含有草酸鈣成分, 其餘大多為磷酸鎂銨(又名鳥糞石)。 它們有的細小如泥沙, 有的像鹿角、核桃仁一般。 有的呈黑褐色, 更多則是灰白色。 有一種胱氨酸結石甚至呈現為黃綠色, 表面粗糙但有光澤, 極像貝母。

性別不同, 腎結石發病率也不同, 其中男女之比大約為2∶1。 這不單是由男女尿道結構差異的先決因素所決定的, 男性分泌的雄激素由於能促發草酸形成, 也易促發結石形成。 此外, 青壯年一般是結石病的好發年齡, 因為在這個年齡段, 人們的飲食結構複雜, 代謝旺盛, 尿液內易致結石形成因素較多。

簡言之, 腎結石的形成原因, 大多要追究飲食因素。 大量的動物蛋白質、精製糖和低纖維素食品被認為是目前腎結石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高蛋白能促進尿鈣和草酸的排泄, 還能酸化尿液, 而這三者都有利於尿酸鹽的結晶析出, 並形成結石。

由於牛奶富含鈣質, 人們不禁擔心喝牛奶會更容易患腎結石。 事實上, 喝牛奶並不會提高患腎結石的風險。 為什麼呢?原來, 機體這個複雜系統很巧妙地平衡了高鈣與腎結石的關係。 雖然高鈣飲品勢必增加尿液內鈣的排泄量, 但卻可以降低尿液內草酸的排泄, 從而使得尿液內草酸及鈣的比值明顯降低, 反倒不容易形成草酸鈣結晶。 因此, 從預防腎結石的角度說, 多喝高鈣飲品並沒什麼錯。

豆奶、豆漿這類飲品也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嘌呤, 對人體善莫大焉, 但人們擔心它們是否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性。

沒錯!豆類飲品的確可能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 但那卻是由豆類中的草酸鹽所導致的。 所以別擔心, 高營養的豆類飲品對正常人來說沒有任何問題, 只不過患腎結石、痛風的人還是應該少喝為妙。

雖然同是結石, 但腎結石和膽結石的差別卻很大。 膽結石成分多以膽固醇為主, 而且多以肥胖女性好發, 男女之比約為1∶2。 膽汁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溶液, 生理狀態下, 各種膽汁酸鹽、膽固醇、卵磷脂都能溶解在其中。 當飲食習慣、營養結構改變或膽道病變時, 膽汁內的脂質代謝常出現異常, 進而可能形成結石, 它同樣與補鈣無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